节气简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也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尊重。东莞万江大汾村改造项目则是对现代城市环境中一个具体社区的实践改造。
项目展示
东莞万江大汾村庄提升全过程规划
设计单位: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区域规划所)
时间:2021年9月至今
认识大汾
万江大汾社区位于东莞中心城区边缘,整体呈现“城乡混杂、城乡交融”的半城中村形态,是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大多数位于城市边缘的村庄的典型代表。
大汾是东莞“四大名乡”之一,被誉为“广东省书画之乡”。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传统人文底蕴,涵盖书画、古桥、曲艺、龙舟等多种类型。村内历史建筑众多,部分建筑目前仍作为村史展示、书画交流等文化活动用途。
谋划大汾
在“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以“城乡融合、城乡有别”为设计理念,开展村庄提升规划谋划和“在地性”全过程服务,持续助力大汾振兴发展。
城乡融合是将集体产业主动融入都市型产业格局,越融合越发展;城乡有别是使村居风貌、田园景观与城市形态形成差异,差异越大价值越大。
服务大汾
筹备:我们通过线上问卷、小程序进行访谈,线下上门走访、实地调研、设计投票交流等形式了解村民诉求;也借助我院资源优势,邀请规划、建筑、乡村相关专家进行设计指导,吸纳专家的建议。
规划:我们为村民描绘了大汾家园的美好蓝图,搭建了乡村发展框架,为后续项目谋划提供了方向。
跟进:不断细化发展蓝图,重点打造以“汾溪里”为品牌的村居种子空间,通过“寻根、播种、生茎、开叶”,让文化和空间有机生长。
谋划近期实施行动,聚焦青云坊及周边空间,通过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方案设计,为村居发展埋下第一粒种子。
创新组织“大汾乡村振兴联盟”,联盟由何镜堂院士领衔指导,由大汾社区发起,规划团队协助,联合专家代表、乡贤代表、街道代表、大汾村民、技术团队等多方力量,持续关注、共同助力大汾乡村振兴。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规划院设计竞赛与院校毕业设计联合活动,为新生代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提供展示平台,同时也吸纳了众多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持续服务,以发展蓝图为基础,逐步开展本土文化、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专项行动,让大汾乡村振兴成为持续性、常态性的工作。
实施指导,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协助指导相关项目方案设计和建设实施。
村庄的规划服务是将规划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的过程,是一项在地化、陪伴式的过程跟踪服务。希望通过本次全过程规划服务,探索适合珠三角村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样板。
来源:东莞规划院
编辑:袁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