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编辑百度百科词条涉名誉侵权 百度被判赔偿6元

本报讯(记者 高健 通讯员 赵长新 张帆)不少人都把百度百科的内容,当做权威信息,其实很多内容都是网

本报讯(记者 高健 通讯员 赵长新 张帆)不少人都把百度百科的内容,当做权威信息,其实很多内容都是网友自行编辑,那如果胡乱编辑,涉及侵权怎么办?昨天,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案例:百度担责,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6元。

原告赵某某诉称:2013年1月、6月,百度用户对自己父亲的“百度百科”词条进行两次编辑,加入其父是“大文贼”字句、删除其父代表作中的歌剧剧本《红珊瑚》。这种添加侮辱性字句的行为经“百度百科”编辑审核发布并保留至2018年7月;其父代表作一直未恢复。

赵某某认为,该行为侵害其父及家人的名誉权,百度公司对词条编辑的审核存在过错,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6元等法律责任。同时,赵某某认为“百度百科”用户协议中“权利说明”和“免责声明”的部分内容推卸法律义务,压缩了维权空间,故诉请变更或撤销上述用户协议中的相关条款。

百度公司质疑赵某某是否有独立的诉权,称自己已经履行法定义务,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该公司认为,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百度公司已履行“通知-删除”义务;而且,百度公司并非涉案文章的发布者和提供者,不知也没有能力事先知道涉案文章存在于涉案的网络产品中,现行法律也没有课以网络服务提供者事先审查义务;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百度公司已经履行了事前提示和事后监管的法定义务;百度公司已经依法向法庭提供涉案百度用户的注册信息。

法院审理认为,我国法律、司法解释明确赋予死者近亲属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的权利。对死者进行负面的社会评价,不仅侵犯了死者的名誉,也影响到死者近亲属整体名誉以及个人名誉。死者任一近亲属,均有权且可同时基于其近亲属身份追究侵犯其本人名誉的责任。

本案中,涉案百度用户通过删除词条内容的方式掩盖赵某某之父系歌剧《红珊瑚》作者的行为,将影响互联网用户真实、全面的了解其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一定程度上造成其父的社会评价降低的后果。在涉案词条末尾添加明显对赵某某之父职业道德、人格加以侮辱、贬损的言论,基于“百度百科”的开放性,上述内容面向不特定的互联网用户进行展示历时五年之久,严重损害了赵某某之父的名誉。

法院裁判指出,百度公司在可以知悉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之时,未采取必要措施,未尽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管理义务,应当向赵某某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在用户所创造、编辑词条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共享以及观点表达,存在引发侵权的风险。作为“百度百科”的管理者,百度公司应当具备预防上述风险发生的意识,并应当根据其能力采取必要、合理的措施加以规制。尤其是对于人物类词条的编辑,因涉及到对人物的评价,加之人人可以编辑的运行机制,极易出现主观化、情绪化以及特殊针对性的表达。因此百度公司对于“百度百科”人物类词条编辑的监管力度无疑需要提升。

百度公司始终未向法院提供涉案词条被涉案百度用户编辑时所适用的用户协议、编审规则,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本案中涉案百度用户对涉案词条进行两次编辑,均未提供任何参考资料,修改原因缺乏客观依据,但均短时间通过。说明百度公司未通过有效措施对人物类词条编辑存在的风险加以预防和控制。

最终,法院判决百度公司在涉案词条页面的显著位置公开发布赔礼道歉公告,向赵某某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赵某某精神损害抚慰金6元。

法院在判决中提出,以“百度百科”为代表的网络百科,已逐步成长为社会依赖的信息获取渠道之一,呈现社会公共利益属性,应对互联网内容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百度公司不得为降低运营风险而无限制扩充免责内容,有责任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审核系统的逻辑判断、运算能力,辅之增强人工审核力度,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让网络百科类产品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互联网发展。因此,网络百科不仅向互联网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基于词条侵权风险以及网络用户信赖,应当对词条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尽到主动审核义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