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异常发热,未必是复发转移的信号,应该细心护理

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后,大家都对发热症状十分敏感,只要是体温高于正常温度,都担心是否为新型冠状肺炎作祟。

没错,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问题出现之后,都可能会造成发热症状。一个十分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热!

除此外,部分严重、致命性疾病发生之后,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也可能会有发热症状,比如癌症就是其中一种。

从科学角度来看,发热是人体正常自我防御、免疫系统和病原体抗争的身体反应,一般体温超过38.5℃以上后,才需要服用相关退烧药物。

但是,癌症患者则不相同,出现发热需要引起重视!

有部分人认为,癌症患者之所以会发热,是癌症转移、扩散的信号。但事实上,癌症造成发热的原因相当之复杂,它包括了以下几大原因:

1、癌性发热:

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发热情况,临床将其统称为癌性发热。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比如肿瘤在生长的过程中释放出了各种坏死因子、癌细胞本身含有各种内源性致热源、释放出的抗原物质诱发了机体免疫反应等,都可造成发热。

一般情况下,癌性发热多是间歇性反复发作,患者体温37.5~38.5℃之间;

2、感染发热:

这多出现在癌症的中晚期阶段,由于部分癌组织坏死糜烂,再次被身体吸收诱发感染、癌细胞造成了器官梗阻诱发感染都可能会造成感染性发热。

感染发热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免疫机能下降,患者在服用相关退烧药物后,发热会减轻、但之后又会出现;

3、药物发热:

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放化疗、干扰素治疗、肿瘤坏死因子或集落刺激因子、肿瘤疫苗等治疗手段都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发热,临床将其称为药物性发热。

发热不单单会让患者出现体表温度升高症状,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长期反复发作的高热,容易消耗患者的病体,导致患者出现浑身乏力疲惫、头晕头痛、消瘦衰弱、免疫机能下降等症状,甚至是会加速病情的发展、对癌症控制十分不利。

既然如此,癌症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到底该如何治疗呢?

1、药物治疗:

临床有多种针对癌症患者发热的药物类型,比如吲哚美辛、萘普生以及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等。

不过,癌症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盲目尝试;

2、护理:

在患者发热症状出现后,要保证患者有充分的休息,让其体力得到保证和恢复。

同时,患者的衣物应保持干燥状态、床上用品需要及时更换和清洗。在发热阶段,患者适合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的补充。

如果用药和护理、物理降温之后,患者依旧没有任何缓解,出现了高热不退、意识障碍、水肿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患者是药物性发热,一般停药后的24小时内就会逐渐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这期间可多给患者补充水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