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家中逝世,享年100岁。基辛格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上世纪70年代推动“乒乓外交”的重要人物。11月30日,凤凰网《与世界对话》在迪拜,专访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索尔海姆表示,基辛格对开启中美对话功不可没,并相信在未来会有另一个“基辛格”出现。
索尔海姆先生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副理事长 ,曾担任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挪威环境与外援大臣等要职。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国际层面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对国际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以下为专访节选:
对话丨宋东泽
编辑丨王睿、三古晴颜
凤凰网《与世界对话》: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于11月29日晚逝世,这个消息震惊世界。他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您认为他对于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
▎2023年7月20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
索尔海姆:当然,亨利·基辛格对1971年美中对话的开放功不可没,即“乒乓外交”。他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为中美之间建立了全新且更为积极的关系。
▎亨利·基辛格(右)在1971年访问中国期间与助手温斯顿·洛德打乒乓球。图源: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
基辛格与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杭州举行会晤,他们在西湖附近会面,进行了被称为“杭州精神”的讨论,这种精神代表了妥协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意愿。在那些他们无法完全达成一致的领域里,他们找到了一种求同存异的方式,为我们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刘庄(现杭州西湖国宾馆)会面 。图源:西湖国宾馆
凤凰网《与世界对话》:你认为还会出现另一个“基辛格”来促进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吗?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与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谈。
索尔海姆:我非常确定,下一代人会找到新的“基辛格”。当然,我们也需要客观看待基辛格,他也曾出现明显的错误,比如,美国入侵柬埔寨就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些其他的事。但历史对他的评价也会是——他做出了巨大的积极贡献,比如中美外交。历史永不停息,每一代都有不同能力的新领导者诞生,我相信会有另一个“基辛格”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