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面对屡屡“讨要保护费”并在半导体问题上施压的特朗普,台当局对“台美关系”走向惶惶不安。
“台湾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华盛顿的变化做准备。”美国《纽约时报》2月13日以此为题发表长篇评论文章称,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头几周里,台当局正努力适应转向不确定性和交易性的对美关系。尽管台湾政商界人士铆足了劲向特朗普政府示好,不仅抛出能源等领域合作的橄榄枝,还积极展示台湾半导体业对美国的价值,但美国官员透露,这些举动收效甚微,他们与特朗普政府的互动相当有限。
经常与岛内政界人士交流的学者直言,台湾只不过是想说服自己他们与美国关系依然良好,并且能够渡过这场风暴。有美国前情报官员警告称:此前“挺台”的一些美国政客并未进入特朗普新内阁,这很能说明问题,表明台湾在某些方面押错了宝。
《纽约时报》注意到,为了向美国新政府示好,台湾官员和商界人士不仅前往华盛顿参加会议,用图表详细介绍他们的军事支出,还参加了充满MAGA忠实信徒的就职典礼活动。他们备好了台湾公司可以在天然气和其他领域与美国企业促成的新交易,并试图解释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业对美国利益的价值。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去年12月,台当局官员在访问华盛顿时,向美方展示了台湾是如何加强军事准备的。他们不仅向特朗普圈子解释自身的政策,还承诺希望从阿拉斯加购买更多液化天然气。数名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高管上月也同美方举行了会谈。
资料图: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建设工地
种种举动的背后,其实是台湾对特朗普可能采取行动的焦虑。比如,特朗普很可能会逼迫台湾公司将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转移到美国。特朗普多次威胁,他可能很快就会对半导体征收关税,而台当局官员一直准备帮助台湾企业减轻任何此类举措的打击。
就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1月27日对共和党众议员发表演讲时称,他计划对台湾地区生产的芯片征收关税,以促使芯片制造商在美国设立工厂。根据他的说法,美国可能征收高达100%的关税,科技公司回到美国建厂是避免关税的“唯一方法”。
对于特朗普的言论,台当局28日紧急作出回应,声称“台湾代工模式”为岛内和美国的半导体业务创造了“双赢的商业模式”,台当局将寻求与美国保持密切合作。
“我认为台湾只是说服自己,他们与美国关系良好,在国会中有很多朋友,并且能够度过风暴。”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当特朗普发表那些言论时,我认为这对台湾人来说是一个警钟,他们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文章称,虽说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适应特朗普这种好斗的行事风格,但对台湾来说,风险尤为巨大。台湾几乎所有的主要武器都依赖美国,近四分之一的出口产品直接销往美国,美国的支持对台当局对抗中国大陆至关重要。
台当局官员和政策顾问表示,台方将迅速出台措施,帮助那些受美国新关税影响的企业。“我们正在为一系列情况做准备。” 台当局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在被问及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一事时对记者说,“如果我们现在亮出底牌,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即便特朗普暂缓加征关税,台湾仍面临其他方面的更多压力。比如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美政府数据显示,去年这一数字攀升至创纪录的740亿美元。防务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眼下台军已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军事装备订单积压尚未交付。
“双方存在一种基本不对等的情况。我们一直认为美台是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但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认为台湾做得不够。”目前在哈德逊研究所担任印太战略访问研究员的前国民党籍台湾“立委”许毓仁说,台当局“迟早需要带着一套准备好的方案去面对特朗普”。
虽然公开场合下,台当局对与美国的关系表现出冷静自信。但三位了解台当局官员行动的美国官员透露,那些人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华盛顿之行中,试图与特朗普的核心圈子建立联系,但迄今收效甚微,互动相当有限。
尽管特朗普新政府有国务卿鲁比奥,以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这样的对华强硬派人物,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强烈“挺台”的一些前官员并未被纳入新内阁,包括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
美国前情报分析师、华盛顿风险咨询机构中国战略组(China Strategies Group)总裁克里斯托弗·约翰逊(Christopher Johnson):“一些对台湾问题持强硬态度的鹰派人物被排除在外,这很能说明问题。看起来台湾在某些方面押错了宝。”
在去年5月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被特朗普提名为负责政策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曾警告说,台湾不应自认为对美国不可或缺。
他在文中写道:“美国在保卫台湾方面有着重大利益,但就算没有台湾,美国人也能生存下去。”他和五角大楼的其他官员建议,台湾应将其军事开支增加到至少占其经济产出的5%,这大约是当前支出的两倍。
达默:台湾问题对美国而言并非生死攸关
无独有偶,特朗普任命的负责战略事务的国防部副助理部长的奥斯汀・达默(Austin Dahmer)也直言,美国不会为保卫台湾“折断自己的矛头”。
他在X平台上说,“台湾的确是美国的重大利益所在,但并非生死攸关。即使台湾‘失守’,美国民众仍能继续安全、繁荣且自由地生活。”
《纽约时报》称,其实台当局对美国也有自己的不满,其中包括大量积压未交付的军售订单。
美国保守派研究机构“美国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蒂夫·耶茨(Steve Yates)提到台湾时表示:“我确实感觉到一种不满,因为他们被告知要增加开支,却尚未收到已经付款的装备。美国必须先修复其国防制造业供应链,才能合理地施压他人做更多事、买更多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出版的《白宫回忆录》披露,特朗普“格外不喜欢”台湾,甚至用“笔尖”和“办公桌”比喻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这一爆料内容一经公开,当时就有台湾岛内的网民哀叹道:原来台湾连“棋子”都算不上,只是“笔尖”。
按照博尔顿书中的说法,特朗普内心并不想插手台湾。但实际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对华动作频频,正是在其任内,美国将所谓“2019年台北法案”签署成法。
中方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这一立场是一贯、明确的。美国政府应当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重处理涉台问题,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