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10月12日,印度海军对外报道称,其舰载航空兵部队一架米格-29K在飞行任务中意外失事,目前已经确认坠毁,不过飞行员成功逃生获救。这是自2019年11月以来,印度海军损失的第四架米格-29K/KUB,也是米格-29K这个舰载机型号的第六次坠机事故。
▲此次米格-29K失事现场升起的黑烟
在1981年的著名的“西方-81”军事演习中,苏联海军的“基辅”级航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空中掩护和侧翼攻击能力,再加上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源加持,苏联海军随后正式上马第一代大型航母——1143.5(即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号)。由于受新一代雅克-141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机干扰,以及原定苏-27发展较慢的影响,1143.5项目主力舰载机启动较慢,早期甚至一度以米格-23作为舰载机进行陆上测试,直到1983年苏-27才正式加入项目。为了避免影响进度,原本不在计划范围内的米格-29,也在1984年正式启动舰载机改进型号,这就是最初的米格-29K。
▲苏-27才是苏联海军心仪的主力型号
从设计上来说,排水量约6.5万吨的1143.5搭载苏-27K或者米格-29K都没有问题,不过出于对抗当时美国海军主力F-14舰载机的需求,苏联海军更倾向于重型苏-27K。但苏-27早期原型机推倒重来的变化延误了时间,也给了中型米格-29K一个机会,最终在1988年以后出现苏-27K和米格-29K同时发展的情况。也许对于财大气粗的苏联海军来说,其已经计划未来将建造一系列大型航母,甚至有最强悍的核动力弹射型号。因此就直接上马两款舰载机,兼顾未来防空和对海、对地作战的长期需求。无论如何,在苏联解体前夜,苏联海军为其三艘在建航母规划的舰载机联队,都是苏-27K和米格-29K同时部署。
▲最终部署在“库兹涅佐夫”号上的苏-33
当苏联不复存在后,新生的俄罗斯艰难获得了“库兹涅佐夫”号,但已无力维持两款舰载机的发展,经过一番考察后,俄海军借用完成度最高的苏-27K生产体系,下线了24架苏-27K,并赋予了正式的苏-33编号,全部搭载在“库兹涅佐夫”号上。原本米格-29K应该就此成为历史,但由于俄罗斯与印度达成交易“基辅”级四号舰的交易,其4万吨多吨的排水量很难有效运作苏-33,因此米格-29K再次得到发展机会。2004年,印度海军下达了首批7.4亿美元意向订单,采购16架米格-29K/KUB。米格设计局随即恢复了米格-29K项目,并迅速制造了两架原型机用于测试,由于大部分技术在苏联时代已经完成,因此项目进度很快,在2007年两架原型机完成首飞,到2010年底项目研发基本结束。
▲米格-29K同时装备于俄罗斯和印度海军
2011年,首批米格-29K交付印度海军,不过中途却出了一架米格-29K在交付前夜测试时,意外坠毁的重大事故。好在在这场事故之前的2010年3月,印度海军就再次订购了第二批29架米格-29K/KUB,因此影响不大,最终全部45架米格-29K/KUB在2017年前交付。印度海军除了装备其“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外,也使用米格-29K/KUB进行陆上训练。此外,鉴于俄海军仅有的24架苏-33逐渐老化,因此其也利用成熟的米格-29K生产线,订购了24架米格-29K/KUB作为替换型号,使得米格-29K系列总产量达到69架。
▲同时在“库兹涅佐夫”号上部署的米格-29K和苏-33
算上最近坠毁的这架印度海军型号,米格-29K在发展生涯中共有6次坠毁记录。其中俄海军在2016年11月派遣“库兹涅佐夫”号,前往叙利亚时,一架米格-29K由于阻拦索断裂降落失败,在复飞等待降落时燃油耗尽,最终飞行员主动跳伞放弃战机。而在印度海军的4次坠机事故中,前三次都是双座教练型米格-29KUB,算上这次总计7名印度飞行员,在意外中只有1名于2020年11月的事故中丧生,大名鼎鼎的K-36DM系列弹射座椅,确实名不虚传。(1989年6年,一架米格-29在巴黎航展表演时,由于遭到飞鸟撞击发生意外,飞行员在92米高度跳伞,最终伞未打开就已落地,但最严重的伤势却只是瘀伤,自此奠定了K-36DM弹射座椅全球最强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