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外带咖啡是不少人早晨的开始,也是通勤途中的诱惑,不少人对小资的认知是从一位手持星巴克外带杯的赶地铁的白领开始的。
《好想好想谈恋爱》剧照,男女主角的第一次见面
可是,部分杯盖设计成了一旦开启便无法重新合上的款式,咖啡容易随步伐或车厢的颤动溢出,溅到身上。所以 小小的咖啡杯盖,从面世至今不断改良,致力于解决这一个问题:如何能让途中的咖啡不轻易溅出?
Louise Harpman 及 Scott Specht 多年来在做设计之余收集杯盖,并合著《Coffee Lids: Peel, Pinch, Pucker, Puncture》一书介绍咖啡杯盖七十年来的设计历程。
咖啡杯盖竟颇具城市肌理感,你注意到了吗?
Louise Harpman 是一位建筑师、教育家和非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她在纽约生活和工作,乐于捕捉看似平淡无奇的设计巧思。Scott Specht 是一名建筑师、开发者和研究人员,可以用瓦楞纸板制作一切东西。有禁止摄入咖啡因的医嘱。
20世纪90年代中期,Harpman 和 Specht 就读于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时,便不约而同开始收集咖啡杯盖。他们为无处不在的塑料咖啡杯盖感到惊奇:它巧妙地结合了压痕、突起、标签和分界线,可以被剥离、捏下、戳压和塞上,创造了一个啜饮的口子,同时还能保持滚烫的液体不溢出来。当两人意识到彼此的共同点时,他们决定联手。
目前,他们的藏品包含了几百个从不同餐厅和咖啡店收集而来的独一无二的杯盖,其中52%的设计已被史密森尼博物馆收入永久馆藏,同时,哈普曼和斯佩希特还将杯盖定期租借给不同的展览机构,但仅限于他们已经复制备份的设计。
与世界分享咖啡杯盖这个系列,你们有什么期许呢?
Louise Harpman:我希望人们能够从观察中体验到基本的、深深满足的乐趣,只需看看我们周围的事物就行。咖啡盖是默默无闻的现代奇迹,但我们很少放慢脚步,花时间去思考、欣赏它们,哪怕只是对这些不起眼的杰作感到好奇。
Scott Specht:在观察大体相似而非一致的物品集合里有一种基本的审美乐趣。它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试图弄清楚为什么这些物体会有差异,以及何种力量导致了这些差异。我们的收藏始于对这个日常被忽视的物体的共同兴趣。它带来了一种迷人的亚文化:设计师们往往是以奇怪的和看似反直觉的方式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这些盖子里有故事,而我认为它是一个值得分享的故事。
—— www.atlasobscura.com
这本“咖啡杯盖图鉴”将林林总总的咖啡杯盖划分为“剥离式(Peel)、捏下式(Pinch)、抿嘴式(Pucker)、戳压式(Puncture)”四大类型。
两位作者将杯盖的发明追溯至 1953 年,由 Delbert E. Phinney 设计的一款剥离式杯盖,当时更为此申请专利。所谓“剥离式”杯盖,即从刻痕位置撕去一小片胶片,以饮用咖啡,这个设计至今亦常见。
而“捏下式”的设计与剥离相似,分别只是开启时,需使用姆指与食指的压力扣下盖口,而非完全撕去。“戳压式”则是把凸起的按钮向下压,按钮凹陷时,便会产生裂缝,保持盖身完整之余,又可避免拉扯时不慎撕裂杯盖。
然而,“剥离式”盖口的设计存在缺憾,而在 80 年代外带咖啡极为普及时,就更明显。Harpman 解释:“人们变得非常心急,以至于等不到抵达目的地,在路上已恨不得喝上一口。”假如拿走盖口,便等于打开无法堵塞的缺口,液体随时洒出。同时,扣穿盖口的设计,则有时会令手指直接接触到杯内热腾腾的咖啡。
“问题是,我们能否设计一个既能保持盖子完好、防止溅出,又能方便人们随时呷一口的杯盖?”Harpman 点出的问题,正是设计者创新的动力。
为此,不同形式的杯盖开始出现,而当中最多样的创新,要数“抿嘴式”的设计。人们直接从盖上加高的穿孔处饮用咖啡,故嘴唇不会接触杯面,看上去像抿嘴。当中最经典的设计,属 1986 年的“Solo Traveler”杯盖。
今天最常见的杯盖类型是抿嘴型,星巴克用 的就是这种。
但咖啡杯盖的创新并不因此停滞不前,它总要迎合不同需求:如在盖上加上标示口味的按压点,方便冲调者配合买家选择。
21 世纪以来,带泡沫的咖啡大受欢迎,因而有杯盖改为凸起的样式以容纳这些泡沫。此外还有不少令人玩味的设计,如书中罗列一个韩国设计的杯盖,盖面突出成鼻子及嘴唇的形状,让饮用者在啜饮外与咖啡碰唇。
人们或许不用太在意杯盖设计有何特别之处,毕竟咖啡才是主角。但 Harpman 认为:“这小物件背后蕴藏着匠心智慧。我会在教学时使用它们。人们以新鲜视角看待咖啡杯盖十分重要,它本身就充满了神奇。”
为了环保,各个城市的咖啡店也都在积极响应“自带咖啡杯”的号召,设计精良的咖啡杯盖也许会成为历史,所以这收藏还的确是值得拥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