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
我会优秀的理事、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关云德先生因病于2020年12月28日1时30分逝世。
关云德,1948年出生,吉林省九台市人,满族。中共党员。自幼受其母、姨熏陶,衷情于满族民间剪纸创作。处女作《八字宪法放光芒》八张剪纸,被《长春演唱》刊登,剪纸作品多次被刊登采用,农民画《丰收的粮食打不完》入选进京参加全国美展,为吉林省外事部门剪制几百幅反映特产民俗的剪纸工艺品,馈赠国外友人达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他是我们满族杰出的民间艺术大师。他的逝世,是满族文化的一大损失。
愿关云德老人一路走好!
关云德的葬礼将于2020年12月30日早在其塔木举行。
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秘书处。2020年12月28日。
关云德 / Guan Yun-De
关云德,1948生,满族剪纸世家,生活在萨满文化之乡。本民族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影响着他,创作出萨满女神、萨满神舞和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荣获山花奖,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民主同盟等收藏。外国朋友收藏了他剪纸,用英文写下“美妙且有创意的设计”。关氏满族剪纸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类别。关氏剪纸艺术完全是依靠家族的传承而延续下来,保持着原汁原味并带着古朴大方、简洁粗犷的风格与神秘意蕴。
关云德的《海东青百姿》剪纸百幅被四平大学、沈阳民俗村收藏,根据满族创作的一百位萨满女神剪纸、玛虎面具剪纸,还被韩国、苏联学者收藏,在第七届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展出时受到好评,并与国际萨满教研究会主席霍帕尔、副主席白庚胜先生签字合影留念。为全镇小学编写剪纸教材,为王松林等著的“萨满文化论”插图,为曹保明五本著作剪纸插图,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获奖并被编入画集,剪纸论文在黑龙江、浙江省剪纸大赛中获奖,“满族的酒文化”论文获长白山研讨会三等奖,满族民俗风情文章在报刊发表50余篇,著作已出版的有《罗关家族谱书》、《跳家神》、《满族第一村》、《满族风俗传说故事》、《关云德满族剪纸》,2004年参加了吉林市、九台市文史资料中“满族民俗”编辑,长春市政协剪纸协会聘为副主任并将剪纸编入画集,长春大学、长春师范萨满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名字被编入《当代满族名人录》,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并编入大辞典,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俗学会会员、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员、长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九台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满族剪纸协会理事,民间艺术家、吉林市满族文化研究会会员、海伦剪纸协会会员、九台市政协委员。剪纸作品编入《中华翰墨艺术宝库》画册。
关云德70岁,满族,是我国惟一的萨满神鼓制作传承人。关云德制作萨满神鼓的手艺是祖传的,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十三代了。关云德从十几岁起就和父亲一起制作萨满神鼓。因为勤奋聪明,如今传统的萨满神鼓在他的手中,不仅古风依旧,还有了新的形式。
长图
▲《天宫大战》(局部一) / 关云德
九台地区处于吉林乌拉满族文化圈发生地,柳条边五官屯蕴藏着历史悠久的原始祭祀。
萨满文化多神崇拜,关氏剪纸就是在这种满族民俗事象远古风情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形象记忆。
长图
▲《天宫大战》(局部二) / 关云德
满族的祖先在很古的时候先用兽皮、鱼皮、桦树皮、苞米窝等当地材料,用猎刀或鱼刀、铁剪纸刻成神偶供祭祀之用,有的剪刻成简单粗犷的图腾图案,贴缝在衣冠、枕头等物品上,剪制各种野兽的头,缝在小孩衣服上,祈盼孩子能象野兽一样好养活。
长图
▲《天宫大战》(局部三) / 关云德
满族妇女儿童喜剪嬷嬷人,是女孩子最早学会的手工,平日里摆家家,做游戏是对日后生活的演练。
嬷嬷是满语老太太的意思,即老太太神。
嬷嬷人头顶上的长辫子就是天神的象征。
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长图
《天宫大战》(局部四) / 关云德
满族在清皇太极时期才开始造纸,满语称为豁山,《长白汇征录》在御制诗《豁山》有段小序:“夏秋捣败萱、楮絮,沤之成毳,暴为纸,坚韧如革。”莫东寅在《八旗制度》一文中写道:纸是用夏布、麻苧捣烂浸泡,拌糠秕以制造的。”有了纸张,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长图
▲《天宫大战》(局部五) / 关云德
清入关后,剪纸艺术从民间传入宫廷,北京的坤宁宫皇帝结婚时,也贴上角花和龙凤团花等图案。
满族妇女还把剪纸纹样应用在鞋样、枕头顶、荷包、袖口、云肩、服饰花、麻花被面印染花、陶器上的贴花图案等。
▲《满族祭祀仪式鹰神舞蹈》/ 关云德
关氏剪纸是在满族民间土壤里生生不息,世代口传身授地传承图腾文化信息。
嬷嬷人人群分管着人间诸事,出天花时剪天花女神嬷嬷人,求子女剪柳树嬷嬷神,婚姻剪喜鹊女神,孩子惊吓剪招魂纸人。
▲《满族萨满祭祀仪式跑火池》/ 关云德
“嬷嬷人”剪纸即人性的嬷嬷神,带有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印记。
“嬷嬷人”的形象都是正面站立,两手下垂,五官为阴刻,古朴粗犷,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
▲《萨满图腾》系列剪纸之一 / 关云德
萨满女神大多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三百多女神怪异神奇的图案,执着地记录着北方民族的祖先古老的图腾崇拜,满族的祭祀习俗,民俗风情,衣、食、住、行、渔、猎生产娱乐等生活记叙,都用剪纸这种貌似简约的艺术形式传递着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依恋。
▲《萨满图腾》系列剪纸之二 / 关云德
满族民间剪纸大多用红黄蓝白纸,代表八旗颜色,后来多用红纸、黑纸等。
▲《长白山神》 / 关云德
满族剪纸艺术恰如活的化石,记录着远古人类文化的诸多信息。
《建州闻见录》记载:“疾病则绝无医药,针砭之术,只使巫祷视,杀猪裂纸以祭神,故胡中以猪纸为活人之物,其价极贵云。”这里的巫即金代的珊蛮,清代的萨满,为族中病人治病用猪和剪纸人。
▲《月亮神》/ 关云德
由萨满精神物化的各种治病替身,神偶等嬷嬷人剪纸,遍及女真人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后来成为满族民间艺术的主体旋律。
《清太宗实录》卷63中记载,崇德七年(1642)十月,多罗平安贝勒杜度病倒,其妻子以为丈夫的病是气郁所至,令石汉巫人来家祈祷。
▲《佛托妈妈》/ 关云德
巫人叫荆古达,他用纸剪成九人,同太监一起捧到北斗下半焚。
在吉林乌拉街富姓祭天活动中,将祭天猪四蹄绑上,串上铁杠,将神猪吊在屯外大树下两堆石头堆上,底上架柴烤,用高丽纸剪成三角形剪纸挂在神树枝上,用猪血向上泼成斑驳的红色。
▲《鹰神》/ 关云德
在满族、锡伯族、赫哲族中,古时候有剪鸡、狗、猪、马、牛、羊等动物剪纸放入死者坟墓中,寓意为亡者在另一个世界里享用。
满族祖宗板前挂白纸挂笺,因为满族崇尚白色。
▲《乌鸦神》 / 关云德
丧俗中的亡人幡是用红黑布剪成的人形布剪纸。
清明祭祖,满族人往坟上插纸剪的连方车轱辘钱图案剪纸,象征子孙繁盛。
剪纸图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鞋花、枕头顶、麻花布、萨满服饰等。
▲《太阳神》/ 关云德
▲《火炼金神》/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剪纸系列作品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一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二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三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四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五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六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七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八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九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一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二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三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四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五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六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七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八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十九 / 关云德
▲《满族女神百图》系列作品之二十 / 关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