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次读书会 武汉这群“愚公”坚持了七年

原标题:每月一次读书会,武汉这群“愚公”坚持了七年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活到老,学到老,以学为乐。在武汉,有个坚持了7年的“高山流水七愚公品读会”,参与者大都是雪鬓霜鬟的老年人。每个月他们都会开展一次读书会,读书会的召集人朱本正今年已89岁,其余的5名成员平均年龄在75岁。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老人们都会准时赴会,交流、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们已经寒暑不休地连续举办了近90期读书会。

“这个读书会,从2018年坚持至今,这群老人很了不起,希望你们能关注下。”近日,一名读者致电极目新闻热线,为这群热爱生活、坚持读书的老人点赞。

与身边的人一起“充电”

“我经常坚持看新闻、看报刊,老年人也要跟上时代,要学好新理论。”2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在书友章止戈老人家中看到,今年第一场“高山流水品读会”正在进行。领读人朱本正在组织读书会书友分享读《列子 汤问》后的感悟,书友们各抒己见,十分热闹。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655.jpg

“我们的读书会一切从简。”朱本正笑着说,读书地址一直固定在社区读书室,但也会在传统节日时选取书友家中,大家为节日助兴。成立之初大家口头商定了几条原则:一是内容好,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形势,二是发言好,简洁明了,每人轮到,三是安全好,提前设计路线图,回家微信报平安。

1960年,朱本正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广播电台,负责《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工作。1979年,朱本正参与创立《湖北广播电视报》,与文字工作结下深厚的情谊。退休后,朱本正更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阅读和学习充电上。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643.jpg

而他边读书,也边交友,结识了一群同样爱读书的“同道中人”。此前,在武昌黄鹤楼社区的几次读书交友会上,七位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喜欢交流的老人就这样相识了。

他们聊得欢,合得来,于是在2018年春季的一天,他们相约在汉阳古琴台读书室聚会,商量着成立一个小型的读书会,成立了高山流水七愚公品读会。

“其实我观察他们很久了,知道大家都对读书会感兴趣的,而且是持续的感兴趣,创办读书会自然不谋而合。”朱本正望着老人们笑呵呵地说。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651.jpg

记者问及为何要自称为“愚公”,一边的钟升华老人解释,“愚公”有自勉的意义,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保持读书交流。

7年多来,愚公们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主题聚会,每人提前做好准备的发言,会上进行热烈讨论,就是在疫情期间也没有中断,通过网上视频来交流、学习。

平均一年读30本书

万松街武展社区活动室,是读书会的固定活动地点,而每月的10号是固定的读书日,持续3个小时左右,一般大家都会提前做好交流、发言的准备。

“有时聊得开心了,常常要三个小时开外,到了饭点,肚子里开始“咕噜噜”时才结束。”书友杨少华笑着说。

武展社区党委书记郑红介绍,为了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社会免费提供活动室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朱本正老人多次举办读书分享会,深受居民的喜欢。

成立至今,即使这些书友人均年龄都达到了75岁以上,但每次活动都几乎是全员准时现身,风雨无阻。用书友成泽叔开玩笑的话说,“不来就不舒服,有时候半个月都要见一次,不然憋得慌。”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430.jpg

成泽叔家住的武昌余家头,离社区读书室距离最远,但成泽叔却从未缺席一次。每次参加活动,不是女儿开车接送,就是老伴全程陪伴,家人的支持,让他一直坚持,还出版了2册诗集。

“这是向我们的老会长刘任华致敬,他离世前给我们每位书友留下了他编写的《每日问候》和《春韵》,成为最好的纪念和精神财富。”成泽叔望着这两本书,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朱本正介绍,读书最多的会员一年要读40多本书,其余平均在30本,包括《毛泽东诗词鉴赏》《天堂苏记》……诗词、文学、小说、历史、通俗读物等各有涉及。“有时值得探讨的热点新闻,我会打印下来,作为补充材料发放给每个书友。”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420.jpg

在读书会的书友里,既有离、退休老干部,也有老公安、老企业家,大家会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拿出来推荐、讨论。

钟升华是知音读书会《知音讲堂》“知音文化”栏目主讲人,他时常向大家分享知音文化,多次邀请书友参与知音讲堂线上授课活动,丰富读书会的形式和内容。

书友自费购书相互赠送

“我们看的书、主题都由朱大哥来决定,每次分享前,朱大哥都会带来一大袋的资料。”书友杨少华说,朱大哥会自费给他们买书,还会布置不少“作业”,不定期“抽查”,要求他们分享时一一发言,讲出自己的心得。

除了朱大哥会买书,书友们之间也经常送书,一旦发现好的读物,大家都会买上几本,待开展读书会时相互赠送,届时展开交流讨论。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659.jpg

一个人读书,不如一群人读书有意义。朱本正坦言,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也参与进来,哪怕他们阅读量有限,但是从阅读中得到的满足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孙女做作业时,我总会在一旁看书陪伴,如今孙女也格外喜欢阅读,我们相互影响、相互进步。”章止戈说,读书与年龄之间没有限制,老了也可以做些学问。

在长时间的读书、学习、交友中,六位书友之间的感情更深更厚了,生活中大家都以兄弟相称。

微信图片_20250212152704.jpg

除了聚在一起畅谈思想,在生活上他们像家人一样相互关心、提供帮助。有位老友的孙女读书用功,书友吴凯军就到他家里给孙女送文化礼物,鼓励她好好学习。另一位兄弟生病,书友们就一起上门慰问,并在他家里开品读会。友情、亲情,在这每一次的相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朱本正透露今年4月读书节,他们将联合社区邀请居民共同参与读书分享会,朗诵自己喜爱作品的片段,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阅读建议。

(图片由极目新闻记者常怡摄)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