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坐堂行医,做还是不做?

坐堂行医,缘何争议频频,但又还是香饽饽……

文|亞棋

近日, 浙江卫生监督 公众号提到,金华婺城区某药房连锁存在工作人员违规坐堂行医现象,给顾客把脉、量血压、看舌苔、开中药方……随之受到执法部门叫停诊疗、立案查处等处罚。

违规的坐堂行医案例,多系不能出示合乎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医诊所备案证》、《医师执业证书》。常见的处罚手段有行政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叫停坐诊业务。

《第一药店财智》通过公开报道获悉,近年来,类似这类违规的坐堂行医案例层出不穷,不胜枚举。那么,这种坐堂行医业务模式在社会连锁药店常见吗?

01

不常见,但渴望

侥幸心理不可有

“药店资质不全,却开展诊疗活动,被查被罚其实不冤。”浙江某知名连锁总经理徐昊如是说。

徐昊表示,“在浙江,这种不合规的坐堂行医现象也时有存在,基本上很多都是被发现、处罚了才停止。无论是门店,还是行医者,坐堂行医都必须符合国家和当地政策要求。否则,抱有侥幸心理,被行政处罚只是时间的问题。”

徐昊指出,药房与医疗机构还是有本质区别。药房是从事药品批发和零售的企业,一般不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能开展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人员依法具备相关执业资质。

如果药店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却擅自开展诊疗行为,实质上是非法行医,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另外,基于西医诊所还没实现备案制、ROI(投资回报率)、院内资源等现实问题,连锁药房坐堂医的情况同样并不多见。

徐昊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

首先,得看当地政府的政策要求,连锁大部分都是归药监部门监管,但医生是归卫计委监管,且卫计委与连锁几乎没有打交道。

其次,医生资源并不见得好找,因为大多去了门诊、社区服务站,更多去了中医馆,他们在这些地方发挥的作用更多一些。尤其是开中医诊所的基本设备较为简单,药店也不难达到。

再者,院内出来的坐堂医生,多与连锁药房的经济效益背道而驰。“开展任何业务,我们肯定需要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有很多坐堂医生,并不适合与我们连锁药店联手。很多情况下,连锁能找到符合坐堂医生资质的都是退休返聘的,这类人员一般在门店只待半天。且他们开药,更多的只是开中药。而西药和中成药等一些高毛商品,他们的推荐度较差,很少开,考虑到连锁药房的经济效益,这种行医习惯显然与连锁不搭。”

《第一药店财智》致电多位连锁药房高管,悉数证实连锁坐堂行医并不多见。

不过,坐堂行医终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徐昊所在连锁,也想探索坐堂行医业务,但碍于没有合适的人才资源。侧面也反映出,社会连锁药房对有专业实力、与连锁经济价值理念趋同的医生资源的渴望。

02

政府鼓励社会办医信号持续释放

药店备案即可

那么,社会药房想要合规开展坐堂行医业务,真就那么难吗?非法行医现象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药店+诊所”模式的“吸客”能力强。但是,非法行医对药店经营、顾客安全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法律风险性较高,药店应合规开展。

而现在药店开诊所,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难,尤其是中医诊所,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备案即可开办。

药店坐堂问诊,之所以有社会需求,主要还是其便民特质。医生坐堂,望闻问切,不像西医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极力推动这一就医形式的合规化,这些文件被视为是优化营商环境、鼓励社会办医的信号。

2017年4月1日实施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医师跨执业地点增加执业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

因此,医生只要有精力,在执业地点区域范围内注册后可以在多家医疗机构执业,多执业机构备案就可以了;执业医师还可以跨执业地点(省份)增加执业机构,每个省份可以有一个主要执业机构和多个执业机构备案。

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发布《关于印发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明确《中医诊所基本标准》适用于备案管理的中医诊所,是举办备案中医诊所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提出取消部分医疗机构的前置行政审批许可。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其中就包括直接取消诊所设置审批。

2022年1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了《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对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对房屋要求放宽。

2022年1月21日,《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明确申请举办诊所应报拟举办诊所所在地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备案,取得《诊所备案证书》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该意见稿还特别指出,本办法所指的诊所,不含按照2017年《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的中医诊所。

虽然《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何时正式发布还不明确,但诊所备案制将对社会办医产生巨大影响却毋庸置疑。

据人民网2020年8月报道,2017年12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中医备案诊所数量持续大幅增加,2017年、2018年、2019年底全国备案中医诊所数量分别为195家、8376家、15917家,截至2020年8月2日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达18785家。

综合上述政策可见,坐堂行医在中医诊所更为兴盛,社会药房连锁想要进场,需认真钻研个中的共性,并结合连锁实际情况,合理合规进场。

03

编后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慢病、亚健康人群与年俱增。而药店的便利及不需要仪器辅助检查与排队耗时等原因,使得坐堂行医发展趋势向虹,而政策也在坐堂行医的准入中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与细则,给中医诊所、连锁药店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坐堂行医本应是药店增值服务、拓展业务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便民举措,民之所向,药店合法开展坐堂行医,是对医药领域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对药店的销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违规问诊,不仅有损药房声誉,也易招致祸端,其他药店一定要引以为戒,不得铤而走险,最终酿成大祸,得不偿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