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情商更高 首款医保机器人“上岗”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小爱,帮我介绍一下宁惠保(南京的普惠保险)。”

“大姐姐,宁惠保现在已经过了投保期了,您带手机了吗?可以扫码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宁惠保投保是在下半年的9月份到10月份,可以先关注一下。”

近日,在南京市医保中心服务大厅,证券时报记者看到了陈女士和南京医保服务机器人“小爱”的对话情景。说罢,“小爱”还移步到陈女士面前,以方便陈女士扫描机身屏幕上的二维码。

“这样可以吗?手机拿过来扫了吗?”“小爱”继续问着陈女士……

“小爱”说话带有童音,语气俏皮可爱。“不但智商高,情商更高,什么问题都能接得住。”南京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医保中心主任钱国荣介绍,“小爱”是全国首款医保服务机器人,由南京医保与医保经办方中国人寿合作打造,2022年在南京市医保服务大厅“上岗”。

在钱国荣看来,医保机器人“小爱”正在多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缓解了人工窗口的业务办理压力。自投资使用以来,“小爱”累计办理医保业务超5.61万件,月均办理超2950件,单日最高办理量接近300件,“相当于2~3个人的工作量”。

其次,“小爱”的服务从早上8:30到下午5:30,中午不休息,“服务态度”一直很好,服务标准很高。

此外,“小爱”还有调节大厅气氛的作用。钱国荣表示,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前来办业务的群众如果对政策不清楚,跟“小爱”一聊,心情立马就很好,服务满意度无疑得到了提高。

参与机器人设计的南京市医保中心张亮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小爱”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机器人,在应用大语言模型的同时,又特别兼顾医保私域定制,以避免机器人掉入“有趣但无用”的陷阱。前期,其为机器人量身打造植入近3000条医保核心知识信息。其中既涉及医保政策待遇,又涉及参保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既有图像、表格,又有二维码、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既有语音文字,又有读卡扫码端口、软键盘等交互渠道。

“机器人围绕核心的医保知识库进行拓展联想和自主学习,慢慢形成目前的服务功能。”张亮说,目前异地就医备案、排队叫号分别是最受广大办事群众欢迎和使用最多的两项功能。

据了解,这款医保机器人具有9种业务能力,实现12项服务功能,包括了日常总业务量60%以上的重复、高频、易错事项。其中,9种服务能力包含听、说、看、走、避、学、展示、续航和办事能力。12项服务功能则包括三类:一是基本服务,含主动迎宾、智能导航、排队叫号、送物带路、电子地图;二是医保服务,含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查询打印,目前已包括异地就医备案、参保登记等高频事项;三是拓展服务,含汇报展示、留言簿、好差评等。

在南京医保服务大厅试点不久之后,2023年9月12日,另一位“小爱”又在中国人寿汉中路客户服务中心正式“上岗”。中国人寿南京分公司健康保险部主要负责人李潍介绍,中国人寿响应《江苏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三年全覆盖行动计划》,为方便周边群众办理医保业务,在这个位于南京新街口附近客流量大的柜面网点,增设了医保服务区。医保服务区除“小爱”机器人之外,还有医保自助机,可以直连医保系统,支持通过身份证、医保卡去查询打印相关资料,以及办理备案等相关业务。

未来,“小爱”还有望出现在更多医保经办网点。钱国荣介绍,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是医保经办数字化、智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人寿与南京医保的合作创新。

据介绍,2018年中国人寿南京市分公司成为南京市大病保险主要承办机构,开启了南京医保与中国人寿的合作。钱国荣称,6年来,中国人寿发挥商业保险公司专业和服务优势,紧扣医疗保险“第二经办”的职能定位,全面融入南京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经办服务、审核稽核、创新发展等方面与医保部门积极协作。双方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合作方式越来越多、合作质效也越来越高,共同构建了“医保经办为主、延伸点经办为辅、商保经办为补充”的医保“大经办”格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