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好、关门;门关好、无夹人夹物……”7月28日8时45分,随着一声气笛响声,柯凡驾驶“A01”列车缓缓离开宗关站。与15年前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驶向当年终点站黄浦路站。
武汉地铁征集的10余名15年前当日乘车的乘客、1号线开通时的10座车站首任值班站长和现任值班站长一起,再回到“‘地铁梦’开始的地方”,见证武汉地铁的不变初心,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
“我很愿意在岗位上过生日” 15年前的7月28日,柯凡驾驶头班车“A01”从宗关站出发,开启了武汉地铁时代,而这一天恰巧是他22岁生日。15年来,从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司机骨干,见证并一直参与武汉地铁跨越式发展。
“开通当时全线共有司乘人员38名,上线列车数仅5列,通勤乘客很少。”柯凡说,所有司乘人员利用这个时间摸索学习,探索创新列车司机培训新模式,建立规范“乘务员一次作业标准”、正线故障应急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40余项,为后续延长线和新增线路开通安全驾驶奠定了基础。15年时间里,柯凡带教徒弟300余名,现已走上线路乘务车间副主任。柯凡说,很幸运自己22岁生日当天领受到自己神圣而又庄重的驾驶武汉地铁头班车任务,也很愿意一直在地铁司机的岗位上渡过自己的生日,服务乘客便捷出行。从500人限流到数十万客流轻松应对
“还记得当时车站乘客超过500人就要限流。”2004年的循礼门站值班站长罗伟,现已是汉口北站区站区长,她回忆起开通初期情况记忆犹新,客流最大的是2005年平安夜,循礼门站客流最大,创最高记录,所有员工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时间推移,线路增加,客流组织工作日渐成熟。现如今,所有车站开通前就编制出客流应急预案,开通运营后,根据客流情况会完善细化预案。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客运二部副经理胡海宏介绍说,汉口火车站、江汉路等站,客流组织应急预案修改版本超过50次,细化到节前、节中、节后等具体日期和具体时间,所有员工到岗就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保障好乘客快速出行。如今,数十万的客流也能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