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委员胡汝银观点

胡汝银: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交流,我主要讲一下如何实现关键突破,构建卓越的中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智能制造的基本内涵,就是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链路的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通过数据驱动来实现设计、制造、服务、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一体化,实现企业的前台、中台、后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供应链所有环节的互联互通,协同制造、协同服务和应用体验的实时化。

发展智能制造有四大战略意义。第一个,助力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力、产品力、品牌力、创新力、服务力和盈利力和柔性生产、量身定制、敏捷制造、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提升,来提高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产品升级、品牌升级,实现优质化、精品化、高端化,这是中国制造升级的根本核心所在。

第二个,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平台的赋能,来消除社会劳动力和专业资源的短缺瓶颈,我们说中国已经由过剩进入了一个相对短缺的时代,解决这样的一个专业资源短缺非常有力的手段。

第三个,推动中国制造由全球产品链、供应链、价值链低端进入高端,全面支持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大家也经常谈到,最近我们在财富五百强里面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有两点我们需要补的短板。

1个是我们进入的企业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产业、传统的技术。还有1个是我们进入企业它的效率和盈利水平远远低于美国,未来我们要成为全球领先的经济强国,我们的企业在技术水平、盈利水平、产品创新力、品牌力这些方面必须是领先的,比如说智能手机的生产,中国已经占到全球超过50%的份额,但是我们的盈利能力远远低于苹果公司,所以未来我们只有在每一个领域,我们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全球领先,我们才真正跻身全球。

第四个,推动中国制造由全球创新链、技术链的低端升级到高端,不断突破和掌握越来越多的关键技术。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智能制造生态链做一个解码。通过这个解码我们可以发现,要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的全球领先,那么每一个产品使用的每一个技术、每一台设备、每一个企业也必须是全球领先的。因此,需要全国上下所有的企业、所有人来进行努力。

在企业层面上我们可以做一些分解。比如说智能制造还有很多共性的设备和共性的技术,但是因为我们中国目前是按照联合国的工业分类,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因此,我们的工业门类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这意味着我们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共性技术、共性设备和共性软件,但更多的是专用技术、专用软件,而这个需要中国的制造企业来通力合作。

我们上个月到宁波,对吉利的汽车研究院做了一个调研,前几天我在上海,对华润运通,它是做智能制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也做了一个调研,最后发现这些企业尽管使用了全球最领先的通用技术,但最终他们要形成自己在汽车领域的关键突破,就必须在通用技术的基础之上,在专业技术、专业设备的开放以及产品设计方面进行创新。我也给华润运通做一个广告,它们现在设计和制作的智能网联汽车,从目前来讲已经远远超过了特斯拉。所以未来我们如果有更多的华为公司,有更多的各个行业的华为,这恰恰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智能制造才能够支持中国在全球的领先。

在这里,除了共性的和专用的硬件、软件、平台、网络之外,在推进智能化过程当中,有三类企业,一个是全球技术处于领先的硬件制造企业,第二个是软件平台企业和网络企业,第三个是应用端的头部企业,未来我们都可以形成以这三类企业为基础的这样一个带头的效应来普及我们的智能化。

我们可以看到,前几天做了很多的调研,比如说像海尔、像美的、像吉利汽车都是应用端领先的企业,它们下一步就应该是基于它们领先的智能化实践,来提供行业和跨行业的智能制造体系的复制。我们知道,美国的副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但是它的副业里面,生产型服务业超过50个百分点,所以未来中国要迈向全球,我们不仅有全球理念的制造业,还要有全球领先的副业,我们在国内像很多全球的软件服务商和应用端的领先企业,在中国做得风生水起,那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本土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而目前来讲也的确有这样的势头。

现阶段我们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高价值化的主要短板和痛点在什么地方呢?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突破,但是我们的大量调研表明乐观,我们很多的智能化主要还是依赖国外的硬件和软件,未来在这一方面我国应该利用目前已经取得的突破和将要取得的突破来迅速地推动我们自己的老四基、新四基和专兼的技术装备研发,在这个里面需要形成全国的协同努力。

这个是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里面的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关键技术装备研制重点举要,有一些关键的设备我们已经取得了突破,下一步是更多的突破以及已经首先突破的这些技术不断迭代和广泛地应用。在这个里面我们制造蓝图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它是技术问题、是硬件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组织问题、制度、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两个轮子都要转动起来。

我们对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所做的历史研究考察表明,这个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在更大的意义上,更是一场社会革命,是社会组织的革命,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革命,我们的智能制造其实也是如此。我们要构建一个最优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需要形成这样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底层逻辑需要我们有好的制度体制、好的技术研发、好的设备的研发,其次是高质量的指导体系,最后是高效率的应用,最后是高的投资回报。

因此,这就需要整个供应链的协同一体化,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再造,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的竞争,更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所以未来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构建卓越的中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在这里,智能制造它的发展像木桶一样,一个木桶盛多少水受制于短边,因此我们要不断花大力气来解决我们的短边,通过补短扬长,来提高我们智能制造的发展。

在这里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体系,除了要弥补我们的科技短板之外,要提升我们的教育效率和科研效率之外,那么就是我们的基本技术设备创新,以及它的规模化应用,也就是说创和用的齐头并进,这是我们的观念,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这样一种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很大,但是我们有一大短板就是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全要素生产率,我们的ROA、ROE远远低于美国,我们传统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资源整合能力也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未来在这些方面,我们既要解决传统产业这些的痛点,也要防止先进产业的发展落入过去的依赖。

在这里,技术领先、规模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一系列的产业组织安排,一系列技术制度的安排,因此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技术突破方面,我们要继续努力,但同时在组织优化、产业优化、体制改革方面,我们也需要更多的探索。

谢谢大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