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听到斯柯达的消息了,直到明锐 Pro 的上市。这个品牌沉寂的背后,是销量从顶峰 35 万辆(2018 年)到今年 1-5 月累计销量不到 2 万辆,这还是在全系车型进行官降后的结果。
5 月份上市前大张旗鼓,因为明锐 Pro 是斯柯达里面最有热销体质的车,也最有可能拯救斯柯达于水火之中。
明锐 Pro 即是 2019 年底发布的第四代明锐(Octavia),它最大的谈资,就是和新一代高尔夫、奥迪 A3 一起诞生于大众最新的 MQB Evo 平台,意味着明锐 Pro 将向数字化、电气化和更高级的品质进化。
在看得见的地方,明锐 Pro 没有对原版的设计语言作出太多改动,保留前几代车型的掀背式尾门,全系采用海外顶配 RS 版运动套件,以大胆前卫的橙色和深紫色作为主打色,明锐 Pro 希望以一副运动的姿态激起年轻消费者的欲望。
内饰的进化也是明显的。12.1 英寸中控屏幕、10.3 英寸数字仪表盘、本土化的车联网功能、HUD 抬头显示、无线充电、CarPlay 等配置的规格比海外更高,以及设计和用料上的进步,内饰的高级感和数字化程度远非中庸的上一代可比。
虽然内卷严重的车市中这样的内饰和配置不足以算得上惊艳,明锐 Pro 要做的是先战胜自己,同时确保不至于落后时代。
明锐 Pro 距离全面进化,还差那副高尔夫和 A3 都在等的 EA211 Evo 1.5T 发动机,前期还是全系使用 1.4T+7DCT 的大众系黄金动力,最大输出 150 马力 /250 牛米,百公里加速 8.2 秒,并提高了变速箱的换挡效率。
前有大众被教做人,斯柯达很识趣地把明锐 Pro 的后悬架全系升级为多连杆独立悬挂,国外只有顶配的 RS 版才有这种待遇;相比全系使用扭力梁悬架的上一代明锐,亦是底盘上最重大的升级。
这早已与舒适性和操控性无关,斯柯达可不想 " 减配 "、" 差别对待 " 的骂名戴到自己头上,凭这一点良心,明锐 Pro 希望表达出最大的诚意和对这个市场的尊重。
斯柯达在中国市场陷入困境,指望全新明锐 Pro 力挽狂澜,尽管拿出了推倒重来的勇气,但它的压力依然山大。
明锐 Pro 的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产品力而是品牌力,这不是靠推出一两款看似还不错的产品就能解决的问题。
明锐 Pro 的压力源自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的尴尬,论品牌力和口碑,斯柯达明显弱于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一线合资品牌,销量亦越来越向大品牌集中,当大品牌打起价格战,本来的价格优势被进一步削弱,消费者自然倾向于选择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但我认为更大的压力来自身后,急起直追的自主品牌不断蚕食斯柯达一类二、三线合资品牌仅有的生存空间。今日的自主品牌非吴下阿蒙,品质向上但价格却依然保持谦卑,逐渐得到消费者的支持。
所以,没有强大的品牌力支持,明锐 Pro 的任务就更加艰难了。
斯柯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1895 年,1991 年被大众集团收购后,就成了大众的卫星品牌。
曾几何时,能够依附于大众是一个光环,斯柯达的销售一定会跟你说:" 我们用得都是大众的东西,掀开发动机的盖子底下都是大众的 LOGO,懂车的人就会买斯柯达。"
从 2019 年开始,明锐的月销量就再没超过 1 万辆;明锐 Pro 上市的 5 月份,新老款加起来的销量不到 2 千辆 …… 是否意味着这个百年品牌要步法系车、韩系车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