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官逼民反”,事实上太平天国的兴起正是由于这一点原因,人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自然要跟着洪秀全造大清的反。但讽刺的是,屠龙的勇者最后往往也变成了恶龙。随着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尤其是1856年天京事变的发生,天国风光不在,颓势尽显,对外面临着湘、淮军的猛烈进攻,对内还面临着政权斗争,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天国内的老百姓也反了!
一、天国百姓也会造反?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当中,太平天国本身就是反抗清朝的暴政才催生出来的农民起义政权,人们长时间用这种视角去看天国,却忽略了对天国内农民生活状况的考察,殊不知太平天国中晚期的民变现象,较之清政府统治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太平天国前期还算是一个彻底的农民起义政权,那么至天国后期,其性质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860年左右的天国更是民变四起。
在长时间与清军作战的情况下,太平天国的一切政策都服务于军事行动,为满足大批量军粮的需求,天国在江南推行所谓的“着佃交粮”与“招业收租”的政策。要命的是,这两项政策是完完全全相反的政策。前者规定,若土地长时间没有主人认领,则佃农可以对土地进行随意处置;而后者却规定,如果业主回来,则佃农需返还土地或向地主交租。甚至太平天国还在江南设立“收租局”,自作主张代替未归来的地主收租,这样的话佃农既要向天国交税,又要向天国交租。
佃农生活困苦
按常识来说,江南地区的农民本对天国保有一定的好感与期望,希望富有“革命”色彩的天国能够革除清政府统治时期的种种弊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太平天国这么一搞,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雪上加霜,同时得交两份粮,腐朽的清政府也没这么干过。那结果自然是地主还没回来,农民便开始造天国的反。
太平天国天王府
二、严厉打击民变政策
民变既已出现,天国本该安抚民心,进而为后续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支持,但天国的做法却正好相反,采取了强势而又暴力的镇压政策。1861年2月,太平天国在常熟贴出告示,声称若出现抗粮、抗租行为,则将采取严厉的惩处措施,甚至可能会被处以斩首。
9月,天国再度在常熟贴出告示,内容更加清晰明确,按不同种类的“犯罪”事实处以不同的处罚,佃农抗租的则将其田产全数没收,向官府敲诈勒索的则直接处以斩首,收留清军的则处以面部刺字刑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罪行”与相应的处罚措施。可以说这是在太平天国晚期,政府在规范地方秩序方面最为详细的地方法律。
太平天国剧照
若遇到地方乡民杀掉天国政权官员时,太平天国的处置措施共分为三步:一是派遣军队至民变地区,杀掉带头发动民变的人,二是在当地烧杀抢掠,三是停止军事行动,派遣文官给残存的民众“讲道理”,安抚民心。
这是有人对太平天国处理民变措施的真实记载。尽管他的记载很明显是站在清政府一方,将太平天国视作“伪政权”,但不得不说,他的记载十分符合太平天国在处理民变过程中的残暴举措。
但这并不意味着太平天国对一切民变都这么处理,当遇到民众反对官员贪污腐败,或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反对不合理交租时,天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还算是相对温和。例如太平天国曾规定,地方官若贪赃枉法,民众可以将他捆绑起来送到南京,政府不但不会怪罪民众,还会将贪官绳之以法。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处理民变的方式,是按照民变类型来划分的,对于民变当中的以武力抗税抗租事件,天国往往采取残暴的武力镇压,而对于地方官员贪墨或合法的抗议收租,则采取较为缓和的处置方式。
三、民变与天国的衰败
尽管太平天国对民变类型以及处置方式作出详细划分,但就当时的战争情况而言,以武力镇压民变事件是少不了的,民变本身就破坏了江南的社会秩序与经济发展,而天国的武力打击则使破坏性无限制扩大。
首要的一点就是破坏了太平天国在基层的政权组织,要知道天国对于基层社会的管理主要就是依靠各地乡官,而民变的首要打击目标就是对他们施以酷政的乡官,在民变中大量乡官被杀,这极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对于基层社会的掌控权。
其次便是削弱了经济来源,牵制了大量本该用于作战的军事力量。民变产生的原因是抗议收租收税,而政府或对民众妥协,减少收租收税的数额,或是以武力强行镇压,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当地的经济发展。且镇压民变需要调动相当规模的军队,这在军事形势十分紧张的天国后期,抽调大量作战部队去镇压民变,使天国的军事力量更加薄弱。
当然最为致命的影响,就是天国丧失了在江南的民心,这种一切以军事为中心的征税模式和镇压民变的残暴形式,使得民众对太平天国是避之唯恐不及,原本的期待全然化作泡影,不但不再将其视作“救星”,反而将其视为比清政府还要残暴的“长毛贼寇”。太平天国内部接二连三爆发的民变以及粗糙的处理方式,基本宣告了太平天国施政方式的失败,内政既已失败,拿什么来巩固军事上的胜利呢?
民变大大削弱了天国的军事力量
文史君说
太平天国内部的民变,相较于清政府时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人们未曾想到的。而太平天国的失败也不断告诫后来的革命者与执政者,获取民众的支持,并不是颁布几部《天朝田亩制度》之类的空头支票就能做到的,而是要真正深入到基层与民众当中,体察他们真实的需求,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人间的“天国”乐园。
参考文献
茅家琦:《走出“14年(1850-1864)”的思想束缚,以广阔的视角观察太平天国历史》,《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刘晨:《太平天国统治区的民变与政府应对研究》,《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