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尔佳面膜成本仅10元,售出148元

9月19日晚间,#148一盒的敷尔佳面膜成本仅10元#词条霸榜热搜。

敷尔佳为网红品牌,其明星产品“黑膜”、“白膜”风靡全网。天猫旗舰店显示,上述两款产品单盒的售价分别为199元与148元。

而上述产品的成本价均在10元左右。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时,敷尔佳表示,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敷尔佳向哈三联采购产成品并进行对外销售。2020年与2021年1~2月两期内,敷尔佳医用敷料的采购单价分别为9.12元/盒和9.80元/盒;面膜的采购单价分别为10.17元与9.99元。

值得注意的是,9月8日,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显示,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上市委会议。

“网红”敷尔佳成长记

从成立到市占率高居第一,敷尔佳只用了三年时间。

招股书显示,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

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敷尔佳的主营业务产品均通过外部采购产成品的方式取得,其中哈三联是其第一大供应商。2021年2月,公司通过收购北星药业新增了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业务,完成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重组完成后,敷尔佳成为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的公司,目前在售产品覆盖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主打敷料和贴、膜类产品,并推出了水、精华及乳液、喷雾、冻干粉等其他形态产品。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 年,敷尔佳贴片类产品销售额为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第一,市占率 21.3%;其中医疗器械贴类敷料产品/功能性护肤品贴膜类产品市场占比分别为 25.9% /16.6%,市场排名为第一 /第二。

同时公司产品在天猫的复购率也不断攀升,2019 /2020 /2021 年复购率分别为 32.17% /33.83% /36.64%。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敷尔佳拥有24款医用敷料贴及贴、膜(含涂抹式面膜)类产品;6款喷雾产品;14款水、精华与乳液产品;1款冻干粉产品;2款凝胶产品;2款洁面产品。若按遵循的监管体系和法规划分,4款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类,45款产品属于化妆品类。

持续冲刺“医用敷料第一股”

9月7日刚过会

2021年9月,敷尔佳就曾向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招股书。递表3个多月后,敷尔佳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但敷尔佳并未停止冲刺步伐。在经历多次更新招股书、深交所二轮审核问询后,敷尔佳终于成功过会:9月8日,以明星“黑膜”“白膜”产品风靡全网的敷尔佳通过深交所科创版上市委会议。

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公告显示,“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依据上市流程,在上市委会议通过后,敷尔佳尚需完成提交注册等准备工作。

148一盒的面膜成本仅10元

霸榜热搜

天猫旗舰店显示,敷尔佳网红产品“黑膜”和“白膜”单盒的售价分别为199元与148元。

而上述产品的成本价均在10元左右。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时,敷尔佳表示,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敷尔佳向哈三联采购产成品并进行对外销售。2020年与2021年1~2月两期内,敷尔佳医用敷料的采购单价分别为9.12元/盒和9.80元/盒;面膜的采购单价分别为10.17元与9.99元。

对此,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敷尔佳在“欺负老实人”,也有人认为,敷尔佳的产品确实好用。

实际上,敷尔佳在招股书中对自己的高毛利“直言不讳”。根据敷尔佳招股书,敷尔佳2021年毛利率超过80%,在行业内仅次于巨子生物。

具体来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敷尔佳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6.97%,76.47%和81.95%。

敷尔佳表示,“2021年2月,公司换股收购哈三联的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业务,完成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生产模式转为自主生产模式后,产品销售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至 80%以上。”

霸榜热搜

监管趋严,竞争激烈

医用敷料面膜赛道上比较拥挤。除敷尔佳外,巨子生物、安德普泰、创尔生物、贝泰妮是也是中国贴片类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的头部企业。

敷尔佳也并非唯一一家正在冲刺IPO的企业。今年5月5日,利润率行业第一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针对医用敷料的监管也在趋于严格。

2020年1月,国家药监局曾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一文,“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因此,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此外,“化妆品不得宣称具有医疗作用,其标识不得标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等内容。一些面膜类化妆品,将产品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属于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均是违法宣称行为。”

在招股书中,敷尔佳将监管政策视作“护城河”:“我国行业监管体制对资质认证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使得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同时,公司所处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有利于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加快技术升级,使公司在国家政策背景下受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