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2月1日讯 (通讯员 闫盛霆 张亚军 王全斌) 1月31日中午9点,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东官村村口的疫情劝返点,一辆进村的汽车缓缓停下来。“在车里也要戴口罩,千万不能大意。”看到驾驶员下车后才戴上口罩,张银环赶忙上前叮嘱道。
测体温,登记,询问情况……张环银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她来说,这是40多年来过得最特殊的一个春节。格外忙碌,也分外忧心。
作为村里卫生室的医生,张银环对这次疫情十分关注。大年初二上午,看到村两委成员开始在进村路口设置的疫情劝返点轮流值班,她也主动要求加入进来,同时还带去了卫生室储备的医用外科口罩,无偿提供给村内值守人员使用。
“把口罩放在这里,要是发现有村民忘记戴,我就免费给他们一个。也许,一个口罩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张环银说,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自己的医学常识要稍微强一些,也知道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所以更应该到一线来。“很多医务人员都不顾个人安危前往武汉,我在这里给家门口的老百姓服务,也是应该的。”
然而,作为村卫生室唯一一名村医,张银环到疫情劝返点值守,村里的卫生室该咋办?老百姓的日常医疗就诊咋办?“我把婆婆又叫了回来,让她在卫生室给村民看病,而且她很理解和支持。当前是特殊时间,全国的医护人员都奋战在一线。我们婆媳,一个把好入口,一个守好后方,能为防控疫情做点贡献,也对得起我们穿的这身白大褂。”张银环笑着说。
商永花是张银环的婆婆,退休前是乡村医生。在东官村卫生室里,四五名村民正在打吊瓶,已经68岁的商永花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会打针,一会配药,一会换吊瓶。“我在村卫生室干了近50年医生,我退休后,俺儿媳妇又‘接了班’。别看我年龄大,眼神好得很,给病人打针没问题。”商永花底气十足地表示。
然而,从早上7点忙活到下午5点,对于一名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十分辛苦。不过,商永花自己却没有任何怨言。“辛苦啥!这都到什么时候了,我干这点活根本不算个啥。”说完这句话,她又半开玩笑地说:“不过,我和俺儿媳妇都出来了,就没人给家里那两个大男人做饭了,让他俩自己凑合着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