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F3D天空骑士是一种美国海军早期夜间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在朝鲜战争中首次参战,并在越南战争再次参战。与其他战机大相径庭的是,在发生严重紧急情况时,其机组人员可通过逃生滑道捡回小命,而不是使用更常见的弹射座椅。
天空骑士的设计又大又笨重,其非常火力猛烈,配备了四门20毫米机炮,与当时出现的更时髦的喷气式飞机很不合群。尽管如此,在朝鲜上空,它还是创造了令人羡慕的夜间战斗成就,天空骑士是世界上第一种在夜间利用雷达击落敌方喷气式战斗机的喷气式战斗机,在美军内部,1950年代的天空骑士的夜战性能远远超过其他战机。
设计师为何选择滑道这种非主流的逃生系统与天空骑士作为夜间战斗机的性质有关。其飞行员和战斗操作员需要分别操作搜索和跟踪雷达,由于1950年代还处于原始真空管技术时代,雷达体积还无法缩小,因此需要宽机身来容纳这两种雷达,头部雷达可以探测15至20英里范围内的目标。飞机尾部还有另一个雷达,用于扫描从后方接近的敌机。并排座位更适合机组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由于各自的火箭弹射装置有碰撞危险,所以弹射座椅被认为不够安全。如果将两人共用一张弹射座椅,又会增加大型弹射座椅的复杂度与重量。天空骑士当时由西屋公司的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该发动机技术水平有限,其推力已经有些不够用了,减轻飞机重量尤为重要。
取而代之的是在座椅后面宛如茅厕般的倾斜滑道,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机组人员先给驾驶舱减压,并将座位转向彼此面对面,战斗操作员先从座位上站起来,脸向后,踢开逃生滑道门,双手抓住逃生滑道入口单杠,然后滑出飞机腹部,然后是飞行员。
基于大量成功的跳伞测试,美国军方对滑道式逃生系统充满信心,天空骑士原型机用假人进行了大量逃生测试,飞行速度从每小时139英里变更至至444英里。后来假人被活人取代,飞行速度增加到每小时500英里,机组人员通常在滑出飞机腹部5至20秒内打开降落伞。
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想出一个妙招在夜间向敌后区域输送特种部队,将天空骑士的战斗操作员换成特战队员,以四机编队形式在夜间飞入敌占区,通过滑道快速投放特战队员,在1958年,海军陆战队在菲律宾进行了此类演习,还把两名特战队员弄骨折了。其实在二战期间,盟军的改装轰炸机就曾经有过类似的作战形式,将B-24轰炸机的机腹球形炮塔改装成空投舱口,在夜间向欧洲大陆的游击队空投物资或者接洽的特工。
在1960年代,天空骑士主要担任二线任务,包括新型雷达、导弹制导系统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测试任务,其中包括原始的麻雀空空导弹制导与至关重要的航母降落自动控制系统。天空骑士还为预定驾驶其他更先进战斗机的飞行员提供雷达训练方案,包括F4B战斗机的雷达操作员。
最后一种天空骑士变体是F3D-2Q(后来重新命名为EF-10B),这是一种雷达干扰飞机,从1965年起在南越岘港服役,在北越上空执行被动和主动电子战攻击任务,最后电子战任务是在1970年5月进行的。即使在最后一次任务之后,天空骑士仍继续用于各种研发工作数十年。
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天空骑士的机组人员一直依靠这个形如茅厕的独特逃生装置,也算是航空史上的一道奇景。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无人轰炸机背着有人战斗机,纳粹德国二战后期看不懂的奇葩的飞行器又多了一个
新杀器,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特殊的双弹头Kh-101空射巡航导弹
“垂直起降,喷气飞行”——不断进化的美国高速垂直起降飞机概念(精彩内容)
从二战时期的小型反潜航母到2020年代的MQ-25黄貂鱼无人机:美国海军航空反潜战思路的世纪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