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风生水起,为什么说云米1=N44解决方案才是未来

智能化浪潮之下,传统家电到了必须转型的紧要关头。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惊呼“未来三年行业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的当下。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量规模12274万台,同比下降17.2%;零售额规模1430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线下市场受局部区域卖场停摆和物流阻塞问题,量额同比下滑均在两位数以上;线上市场也罕见性零售额下降7.5%,零售量下降超15%。

与传统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家居标准不一的藩篱正被逐渐打破,与最初的智能家居概念和体验不佳的单品智能不同,智能家居在2022年迎来了底层逻辑的变化,从简单的交互和操控,迈向了场景化与感知,消费习惯和场景也已广泛建立。据IDC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全年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未来五年,市场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1.4%,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将接近5亿台,CSHIA发布报告更是直接指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占据全球50%—60%的智能家居市场消费份额。

巨头抢占全屋智能赛道 万亿市场蓄势喷发

可以说,智慧生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贴近普通用户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屋智能的门槛很低,要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尤其在华为、云米以及传统家电企业等诸多科技巨头的推动下,场围绕全屋智能的新竞争已经形成,万亿市场的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毫无疑问,全屋智能将会给家电、家居、地产、社区甚至是卖场渠道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时间,智能家居仿佛成为“科技的江湖”,从天眼查上看,仅2021年国内就有16万家智能家居初创公司,涉及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全屋智能产业链。

总的来说,国内全屋智能行业的玩家已形成六大流派,包括以华为为代表的生态资源整合派,将全屋智能视为终端业务翻盘的最大机会;以美的、海信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转型派,在场景以及家电互联互通等方面下足功夫;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前期以智能音响切入智能家居赛道,目前也在筹备进入全屋智能技;以及以Aqara绿米、欧瑞博以及萤石为代表的聚焦智能面板、安防以及全屋灯光智控的新锐品牌;更有以云米为代表的以落地产品构建场景生态的“产品派”,云米目前已完成多品类布局,推出颇为成熟的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展现出极佳的增长潜力;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还有以碧桂园、银泰、龙湖、万达等地产商和建材卖场、家电卖场,也将全屋智能当做渠道重点。

很显然,相比曾经之前追逐苹果和特斯拉,掀起的造手机、造车热,当前全屋智能更有想象力,哪怕只是成为其中的一环,甚至是区域经销的代理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机遇,这也是吸引诸多巨头入局的原因。

详解不同派系优势,谁能代表未来?

在传统家电、家装以及卖场等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的当下,全屋智能之争可谓“既分高下,也决生死”,这些巨头有的做产品,有的做生态,有的做系统,有的做平台,还有的做渠道。今天就为大家盘点目前主流派系的“核心战略”,看看究竟谁能赢得未来。

一、以海尔三翼鸟为代表的的传统家电企业,大多只擅长某一品类,在构建全屋智能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哪怕捆绑了家装业务,但执行战线较长,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效率。

作为全屋智能的核心,家电产品的优势可谓非常明显。先看以海尔、美的为首的传统家电品牌,曾经一度被看做全屋智能的有力争夺者,但至今依然难以统帅市场,甚至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纷纷加入华为系统,成为被整合的一部分,进而逐步上市在全屋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仔细看来,传统家电的布局尚有三点不足,第一,传统的家电品牌,更多地是以销量为导向,率先将单品完成智能化,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但因为不同事业部间缺少系统化的统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建立起场景化的联动。第二,在妥协于渠道商的的过程中,产品的型号以及适配不同的终端,如京东定制、天猫定制以及自身的操作终端,繁多的APP给用户带了极差的体验。第三,除了美的、海尔之外,90%以上的家电品牌几乎擅长某一品类,在构建全屋智能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长此以往,某些巨头在单一领域的优势也会逐步丧失。

二、以华为为代表的“系统派”,以鸿蒙智联为内核,极大地推动了全屋智能单品间的互联互通,并不具备家电或家居硬件智能化的能力

再看系统派,虽然相比传统家电华为来得有些晚,但以鸿蒙智联为内核,极大地推动了全屋智能单品间的互联互通。华为以连接者身份聚合了多个品牌和多个产品。曾经全屋智能的有力争夺者如美的、九阳、A.O.史密斯等诸多品牌都被纳入鸿蒙生态,华为也以系统、平台、渠道打造了一个全屋智能的生态圈。该策略的优势十分明显,通过智能主机的系统控制,借助PLC-IoT网络或Wi-Fi网络连接设备,打通全屋智能单品间的壁垒,实现多场景融合交互,意在扮演着“连接者”的身份可谓一鸣惊人,不仅整合了诸多中小品牌将其纳入自身生态系统,也进一步打破智能家居产业的“孤岛效应”。

华为“系统+”的轻资产模式虽然发展速度快更容易落地,但也为其埋下了两点“隐患”。其一,华为本身并不具备家电或家居硬件智能化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华为的产品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选购,体验也会是千差万别,而这无疑会对专攻系统缺乏产品的华为造成不小的阻力。其二,用户对品牌的认同,大多数人选择华为是因为品牌,而非鸿蒙生态中的其他家电。

三、以欧瑞博、绿米为代表的新锐企业,目前覆盖产品类目集中,依靠智能开关、传感器等家装“边角”电器,并没有形成核心底层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也不成熟,是辐射范围较弱的“全屋智能”企业。

以欧瑞博和绿米为代表的开关面板企业对全屋智能也展现出极强的侵略性。其中,绿米延续了小米高性价比、简约的风格,目标为年轻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智能美好生活。因此,绿米产品更多以爆款单品为主,安装轻量、使用简单,能够有效为年轻群体繁忙、紧凑的生活提供便利与享受。但另一方面,底层技术实力较弱,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不成熟,短期内很难摆脱对小米的依赖。而欧瑞博,作为公开对标绿米的品牌,并且推出了全新HomeAI操作系统以及全面兼容Matter协议。但因为受地产波动影响,以及在产品质量问题、系统扩容稳定性等硬性问题,以及研发生产供应链一体化协同能力、供货品质管控问题始终被业内质疑。

四、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除了智能音箱没有太多自己的硬件,偏向纯互联网平台的玩法。

除了以上三大主流派系,同样值得关注,但少了硬件的支撑目前声势并不明显,毕竟全屋智能的核心在于软硬件一体化的体验。他们看重智能音箱承载的交互入口,想借助平台的力量将其赋能给其他企业,进而建立生态。

五、以云米为代表的“产品派”,从产品到系统都有深度覆盖,能带来非常完整的全屋智能体验。

关于全屋智能,在系统派与传统家电之外,已经有企业凭借科技潮牌和全品类布局完成全屋智能闭环,且已累计实现产品销售超5000万件,有超过200万户家庭选择购买成套的智能产品,其中80、90后用户占比高达70%,中高端用户占比同样超过70%,这个品牌就是云米,看上去和头部家电厂商美的、海尔很像,在产品布局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依靠1=N44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是云米能脱颖而出的两个因素。

1、云米1=N44解决方案能给用户带来最完成的全屋智能体验

与家电企业不同,因为云米借鉴特斯拉和苹果的逻辑,推出1=N44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用一个架构、一个体验、一个协议全部把全屋智能产品连起来,具备了以华为为代表的系统能力,基于产品、整体、软件、底层协议的完全打通,力求通过“一站式全屋智能”给用户带来最完整的体验。最终呈现出的特点是,不仅软件操作系统源自云米,所有的产品也是云米制造,极大的提升了软硬结合的用户体验。

2、覆盖全屋场景的套系化家电解决方案,云米真正把全屋智能落地

业内也将云米誉为产品派系的代表,有别于传统家电,云米更能东西用户需求的变化。据奥维云网研究表明,中国家电市场正从单品零售时代跨入场景方案设计时代,逐步形成了厨房、客厅、卧室等不同场景的套系化家电解决方案。

从单纯的想购买智能产品,再到期望购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而云米也早有洞察,为不同类型的家庭设置了智能套系解决方案。对于这一方案背后的内涵,陈小平介绍道:针对300万的房子,云米提供6万到8万的全屋智能套系;一千万的豪宅,20万就可以搞定全屋智能;亿元独立别墅30万就可以搞定全屋智能……这样的套系方案,真正意义上把全屋智能落地。

谁能做好一体化服务,谁就抓住了全屋智能市场!

如果说比尔盖茨的微软把整个世界带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那么,乔布斯的iPhone则将互联网变得更加纯粹,将人类带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且,也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刷新销量纪录的当下,我们终于肯定特斯拉带给业内的创新与颠覆,而这些划时代的产品,无疑不是解决了用户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

此外,全屋智能离不开运营商提供的通讯网络,作为触达用户终端核心,通讯高速公路的提供者和管理者,运营商在智能家居的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智能家居业务落地的一个关键角色和重要推手。

正是基于自身的优势与基因,电信运营商不断强化与全屋智能厂商的平台对接,与其互为生态,整合产品和市场营销优势,并与智能家居系统厂商开展战略合作,紧密协同,强化前装市场布局,提供一体化全屋智能服务,延展服务领域和边界,做大智能家居生态价值。

云米非常早期的提出全屋智能的概念,并以完善的产品持续深耕,从押注“5G+AIoT”到升级科技潮牌,再到战略升级为“1=N44”,推出“全家桶”套系家电,不断升维「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把家作为一个整体,以60多种大类的智能“全家桶”产品阵容构建的“N”系矩阵,集合了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两大品类,推出了冰箱、洗衣机、烟灶、净水机、扫地机、智能开关、路由器等各类高端产品。这些优势也成为电信运营商发力消费市场、全屋智能的着力点。

在多款全屋智能套系方案的背后,是云米覆盖全屋场景的多元品类,在持续迭代的过程中更是引领了品类的创新,比如AI大屏冰箱、AI全域风空调以及洗地机等诸多新品,这些互联网家电不仅可以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场景化的服务,还凭借产品的创新成为当下用户选购的心仪好物。

纵观目前的市场玩家,传统家电在互联网企业包抄下已经失去先机,系统派系华为与产品系云米可谓炙手可热,而且二者对渠道布局和售后服务都异常重视,目前,华为已建立超50家全屋智能门店,2022年华为计划建设500家门店。云米对线下渠道的搭建则更早布局,目前,云米线下场景体验式门店已超2000家,全国服务网点数超38000个。显然,与华为主要做基础设施相比,云米更加一体化,基础设施和产品全都自己做。在全屋智能持续加码的当下,云米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