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没有放弃203毫米火炮,也许今天我们能看到自行203

null

国产203mm火炮系统由于采用了源自布尔博士设计的45.5倍口径身管,所以技术上存在先天不足,其核心问题是药室容积和身管长度相对于老式203mm火炮的增幅不甚合理。国产203mm火炮设计方案的初速较M110A2增加了20%,而药室容积、装药量和身管长度分别增加了103%、138%、170%,相比较,当时西德开始研制的PZH-2000(155mmL52)的初速较美国M198(155mmL39)增加15%,相应的药室容积、装药量和身管长度仅增加了22%、23%、33%。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源是为了把最大膛压和战斗全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203mm牵引炮采用了增大药室容积的方法来减小火炮性能指标对身管长度的要求。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门可以通过适当增大膛压的方法减小203mm火炮的药室容积和装药量。国产203mm牵引试验炮的实际射击试验也表明,它的最大膛压控制是相当成功的。如果将国产203mm火炮的膛压从280MPa提升到300MPa,即便不延长火炮身管,仍然可以将药室容积降低到62L的水平,火炮结构尺寸将更趋紧凑。

可见,如果当时设想中的国产203mm自行加榴炮在90年代初期立项,通过进一步优化设计,可以使它的内外弹道特征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况且自行火炮对重量的限制比牵引火炮相对宽松一些,在国产45倍口径身管203mm自行加榴炮初样炮研制成功之后,还可以通过适当延长身管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其性能。诱人的性能指标禁不住使我们设想,如果国际环境在90年代初期不发生巨大改变,以我国当时的技术实力,到底能否研制出性能国际领先的203mm自行加榴炮么?

首先还是底盘选型地问题。当时我们可以用来进行参考地203mm自行火炮只有美国的M110式203mm自行榴弹炮和苏联的2C7式203mm自行加农炮两种。它们都采用了无炮塔敞开式结构。M110自行火炮乘员5人,只为驾驶员和车长提供了装甲防护,其他三名炮手只能坐在露天座椅上。而负责转运炮弹地8名炮班人员则乘坐在M548弹药运输车上跟随自行火炮机动。苏联地2C7式203mm自行加农炮因为采用了由T64主战坦克底盘改进而来地装甲底盘,所以防护性能和承载能力都很强。2C7火炮地8名乘员在火炮行进时都可以坐在底盘前部带有整体式三防装置地装甲隔舱中。

null

M110系列自行火炮因为需要考虑空中战略机动的因素,所以火炮底盘结构设计的尽可能紧凑和轻量化,其战斗全重28.35t只有2C7的一半。而付出的代价就是火力性能和防护性能大打折扣。2C7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顾忌,所以能够采用综合性能更好的坦克底盘。虽然2C7的战斗全重达到了46吨,但是因为发抖机功率提高了一倍,所以地面机动能力仅比M110略有下降,而整体防护性能却远优于M110。特别是它的火炮采用了60倍口径的加农炮身管,发射火箭增程榴弹时射程可以达到47~50km,是国产203mm火炮系统出现以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大口径压制火炮。

但是,这两种203mm火炮所采用的毕竟是6、70年代的技术,M110整体性能已经落后,2C7虽然射程和防护性能比M110先进,命中精度较差,而且火炮炮身部分结构非常复杂,即使采用坦克底盘承载,仍然无法实现炮塔装甲化,无法在作战状态为炮手提供足够的防护。

当年在国产203mm自行加榴炮设计论证时,计算的出的半封闭装甲炮塔全重约20t,火炮后座力将不小于11767kN。通过国内生产203mm自行摸底炮的经验来看,M110系列火炮的轻量化底盘完全不适合承载大威力长身管203mm加榴炮。而80年代国产155mm自行火炮的二代通用底盘的研制刚刚起步,况且这种底盘的结构强度也难以承受国产203mm火炮射击时巨大的后座能量。所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效仿2C7的方案,利用国产第二代主战坦克底盘(也就是80/88系列坦克的底盘)技术,通过减小车体正面装甲厚度,采用发动机前置的改进措施,研制出一款过渡用的,适用于国产203mm加榴炮的履带式装甲底盘。等到90年代中后期,203mm自行火炮样车研制成功之后,再利用已经成熟的155mm自行火炮和三代主战坦克技术,在96式主战坦克底盘的基础上应用二代通用底盘的540kW的ZZ8V150HB系列发动机和传动、变速及操纵系统,设计定型具有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的203mm自行加榴炮底盘。

独特的炮塔结构

因为研制时间较早美、苏两国的203mm自行火炮最终都没有解决作战状态下炮手的防护问题。为了能够对火炮战斗人员提供充分的保护,国产203mm自行加榴炮必须实现装甲炮塔化。自行火炮的装甲炮塔可以分为全装甲和半装甲两种,根据其在方向射界内的火力机动方式又可以分成固定炮塔和回转式炮塔两种。国产203mm自行加榴炮因为要求拥有不小于 ±30度的方向射界和更大的应急射界,所以应该选用带有炮塔座圈的回转式平炮塔。

null

国产203mm加榴炮因为采用了80年代最先进的技术设计,整体结构要比2C7使用的203mm加农炮紧凑的多。但是经过计算表明,采用直径2600mm座圈(这是坦克底盘所能提供的最大炮塔座圈直径)的全封闭装甲炮塔可以提供的最大内部空间只有2700×2500×1300(mm),而国产203mm自行摸底炮仅耳轴高度就达到24800mm,狭小的炮塔空间在容纳203mm火炮巨大的炮尾部分和三名乘员以后就几乎没有其它空间了,根本无法布置火炮弹药、自动装弹机、火控系统和其它必须设备的空间。在使用车外炮弹射击时,必须打开后门(或车外供弹口),也无法实现炮塔战斗室的三防。

所以,最后确定的国产203mm自行加榴炮采用了独特的半装甲封闭并带有三防装置乘员舱的回转式炮塔。这种炮塔结构有些类似顶置火炮炮塔,只不过将顶置火炮放在车体内部的乘员舱移动到了炮两侧。其实,装甲乘员舱的概念在国内并不是首次提出,同时期的89式122mm自行火箭炮就为控制火箭炮高低和俯仰动作的炮手设计了一个独立的装甲隔舱。国产203mm自行加榴炮则准备在火炮炮身左右各设置一个装甲隔舱,采用20mm厚的稿硬度钢薄装甲板焊接而成,别为炮长和两名装填手提供了550×550×1400(mm)和1100*550*1400  (mm)的空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