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近三周之后,网剧《穿越火线》的故事即将进入尾声。
作为一部电竞剧,《穿越火线》的口碑保持得不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它说游戏,却没有囿于游戏本身的框架,而是采用了更为夸张的表现手法。这既是游戏的宣传需要,也是创作者艺术加工的权利。
它讲电竞,以电竞少年路小北(吴磊 饰)和电竞老将肖枫(鹿晗 饰)的职业选手之路为主线,勾勒出了职业选手的成长历程。
它也谈现实,以十年为界限,反应的是中国电竞生存环境的变迁。
相对于前两者类型上的专业,后者无疑可以为圈层性较强的电竞剧带来更多思考。
出租房、大头机、杨教授的电击器
《穿越火线》中有着一定的软科幻元素,形态上借用了韩剧《信号》的设定。2008年的肖枫和2019年的路小北都是有着电竞梦的职业选手,他们在偶然间通过CF(即《穿越火线》)这款游戏实现了时空对话。经过一番试探之后,两人建立起了信任,并开启了一段相互扶持的职业选手之路。
在这个设定中,时间点的选用较为巧妙。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激发了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让人们对体育项目的热情达到顶峰。与之相对的是,早在2003年就被国家确立为第99个体育项目的电子竞技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生长着。
剧中肖枫的遭遇便能够说明问题。他住在“老破小”的廉租房里,是人们眼中那个“打游戏的人”。前女友认为他不务正业,跟别人跑了;爸爸认为他无可救药,求警察把他一直关在监狱;队友们也觉得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走的走,散的散。好不容易重组个战队,同伴的父母还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将儿子“绑”到了杨教授的网瘾戒除中心,让他们体味了一把电击的滋味……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一批职业选手在街头的小网吧,操着老旧的大头机,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因此,如果让肖枫回忆,那段岁月中的电竞记忆想必不是赢得比赛后一瞬的欢愉,就是脏乱差的群租房、反应慢的大头机和杨教授手中令人震颤的电击器了吧。
路小北生活的2019年则处在中国电竞的爆发期。
从大的方面来看,电子竞技的产值连年飞速增长,甚至成为重大赛事举办地的重要产业。从小的方面来说,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选手、主播一夜暴富的新闻层出不穷,也不乏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这些都让人们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
因此,路小北的起步是比较顺利的。即便他的父亲一开始并不支持,但很快便由着他去了。周围人的眼光也少有歧视,就连老奶奶都能对电竞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改变还表现在赛事的专业上。2008年,肖枫参加比赛时,要么是在人声嘈杂的网吧,要么是在用来暖场的劣质音响下,连队友间的交流都成问题。而路小北参加比赛时,已经有相对专业的隔离室了。
除此之外,剧中对电子竞技发展的另一大成因也有两处闲笔,颇值得玩味。
路小北的队友王凯起初对当职业选手这件事有些踌躇,毕竟自己的父母都在国外,家里还有奶奶需要照顾。没想到,他的奶奶竟然也是个“网瘾患者”,玩起游戏来饭都顾不上吃。王凯只能采取强硬措施,“逼”奶奶吃饭。
类似的情节还发生在奶奶住院后,当王凯的队友来看望她时,奶奶就开始缠着他们玩起了手机游戏。
在这两场戏中,后辈扮演了劝阻长辈玩游戏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喜剧的表达,更隐隐地点出了游戏少年基数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长辈都沉迷了, 让后辈断网就不太合理了吧!
尺度与方向
必须承认的是,尽管随着产业的做大,国家对电子竞技的管控发生了变化,但对其在荧屏上的表达仍有一定的红线。这从近两年与电竞有关的新闻和综艺中便能看出一二。
职业选手以电竞人的身份被主流媒体报道,被综艺节目邀请,被更多圈层之外的人认识。他们的形象大多正面,故事大多励志热血,最终传递给观众的却是冷静与克制。
毕竟,作为一项特殊的项目,电子竞技的成瘾性大,对用户年龄等各方面的门槛较低,这就导致荧屏上的表达稍有不当,就可能对人们产生错误的引导。
因此,在这些新闻或综艺节目中,万里挑一的天赋和常人不能及的努力是被提及的高频词。也就是说,可以展现职业选手的表面光鲜,也要强调入行之难。
在《穿越火线》中,肖枫和路小北等职业选手,在出道之前,便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开始职业生涯之后,方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他们要先在各自的城市中,与敌手相争,过关斩将夺得冠军之后,才有资格与来自其他城市的选手对决。再之后,才可以与真正的成名职业选手交锋,直至站上世界赛的舞台……
如果把普通人选择的高考看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电竞选手的路无疑要更难走。
除了尺度上的标准,《穿越火线》给出的电竞剧方向也值得一说。
电竞是一项体育运动,电竞题材的影视剧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与体育题材划归一类。与传统体育不同的是,电竞题材的圈层性要更强一些,这就要求创作者不能将视野局限于游戏本身,而要向着人们更易感知的现实方向努力,才有破圈的可能。
正如《穿越火线》中,以刻画小人物的方式,让观众窥见中国电竞发展的全貌,既降低了观众的准入门槛,也提升了作品的厚重感。
再往经典了说,篮球电影《光荣之路》、橄榄球电影《光辉岁月》等作品中除了展现竞技本身的魅力,还涉足了时代背景下的美国种族融合问题。曾在中国揽获十几亿票房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也关照了印度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
正因如此,国人对橄榄球无感,但并不影响他们对《光辉岁月》的观感;人们对摔跤这项运动了解寥寥,却并不影响其票房大卖。抛却竞技题材自有的励志、热血元素,对现实的深刻关照或许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文/午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