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朱棣胜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朱棣入城时,迎附他的官员并不多,只有二十几位,这些人后来大多受到重用,蹇义、杨荣、杨溥、杨士奇、金幼孜、解缙等后来的重臣都在其中。

更多文官的选择是非暴力不合作,他们没有像连楹、董镛那样为朱允炆去死的勇气,也不愿在篡位者手下工作。有多达463人弃官而去,朱棣的朝堂一下子显得空落落的,让他的登基大典失色不少。

相比武将,文官们还是有点气节的,可见朱允炆这个失败的皇帝还是略有可取之处,事后朱棣展开清算,抓出其中一百多人进行杀害,大多数人则下落不明。

当然,宫中的朱允炆不会知道这些,杀死徐增寿是他在众人注视下做的倒数第二件事。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在宫中燃起了一把大火。

放火这种事是极其危险的,极有可能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人身伤害,但如果是故意放火自焚就是另一回事了。不管朱允炆是不是真的想自焚,反正朱棣觉得他想。等朱棣赶到宫中,只从灰烬中扒出一具焦黑的尸体。

烧焦的尸体就和烤箱烤焦的鸡差不多,都是一团黑炭,除了从轮廓上还能认出那曾经是一只鸡或一个人,是很难分辨任何细节的。

这难不倒朱棣,叔叔眼力惊人。在没经过验尸的情况下,他一眼就确定,这团缩水的黑炭就是侄儿朱允炆的遗骸。骨肉连心,看到侄儿如此想不开,叔叔不禁流下两行热泪,他指着黑炭说:“傻小子,何必要这样啊(小子,何苦如此)!”潜台词是,好好的干嘛想不开呢,叔叔不会拿你怎么样的啊!

当大权在手的时候,赵高可以指着一头鹿说是马,大家也都认为是马;朱棣即将成为新任大明皇帝,他说这是朱允炆,那就一定是朱允炆,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为建文帝如此想不开而默哀三分钟。

自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五日从王府起兵,算起到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整整1073天过去了,这场靖难之役终于到此结束。

回顾这场历时3年之久的大战,给人最深的印象不是战场上的厮杀,而是朱棣在极端不利局面下强行起兵,逆天改命的大无畏精神与豪情又悲壮的“要当临江一决,不复反顾矣”!

生活所逼之下,四十多岁快失业的藩王,在大半生已经过去的情况下奋戈一击,百死一生竟为自己和子孙打下一片江山,这个创业难度不低于他老爸。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被逼到一个程度,是不会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的。

更重要的是,朱棣凭啥能赢?

之前说贵族起兵造反的几个要素:个人能力、集团实力、运气。能占其二,可以起兵一试;能占其三,大事可成。

朱棣个人能力够强,集团实力欠奉,运气好到爆棚,所以他赢了。

但如果说朱棣全靠运气,那是对他的侮辱。

我们时常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自己拼尽全力却不尽人意。

总拿运气不佳作解释的话,显然不符合常理。

真相是,运气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做支撑,也是行不通的。

除了怪风那事确实是运气,其他环节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对手的失误。朱棣恰好敏锐地抓住了这些失误,把它们转化成了自己的运气。

智取北平、击败宋忠、耿炳文、突袭大宁、会战滹沱河、奔袭应天,刨去其中运气的成分,这些战役和决策与运气无关,完全是一个成熟的统帅基于形势判断作出的最有利选择。

滹沱河苦战击败平安、吴杰后,朱棣特意下令把自己的战旗送回北平,这面战旗被射得密密麻麻矢如猬集。朱棣吩咐朱高炽,要珍藏好这面战旗传给后世子孙,让他们知道今天征战之艰难。

协助朱高炽守城的老将顾成很识货,他立即脑补出战场上发生过什么,顾成激动地流着泪说:“我从小在军中成长,在死人堆里打滚,今天七老八十了,从没见过主将的帅旗被射过这么多窟窿。”

我的理解是,运气这种东西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的产物,当运气到来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产生化学反应。

举个例子,得到应天空虚的消息让朱棣占据了天时,可他要是做不到人和和地利,无法击败围追堵截的平安、盛庸、何福大军,自己就得挂在半路上。

当运气来临时,有几个人能真正把握住呢?嗅觉敏锐,行事果敢,正是成为一名杰出统帅的必要条件。实力才是成功的基础,舍朱棣其谁!

运气当然也必不可少,这就要感谢朱允炆的配合了。

根据记载,朱允炆派兵北伐时交待将领:毋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句话很有意思,第一眼看很容易理解成不许大家伤害朱棣。仔细读两遍,再结合之前朱允炆逼死湘王并没啥负疚感的表现来看,真实含义应该是不要留朱棣活口。要是朱允炆真的不想伤害叔叔,怎么也应该说“毋伤吾叔”,而不是“毋使朕有杀叔之名”。

杀叔可以,“毋使朕有杀叔之名”,你们尽量把朱棣弄死,但不许说是我下令的。

以朱棣在战场上的冲劲,做到这条并不难。问题出在这道命令只有上文没有下文,一般这种命令的后半句是赏金万两,官升三级之类。杀了朱棣的人会有什么结局?是加官进爵呢,还是当什么事也没发生,或是事后算账,替朱允炆背锅呢?

当存在几个可能的结果时,大家不能不考虑最坏的结果。

有了这句话,在靖难之役战场上常常看到这样滑稽的一幕:每次朱棣陷入危急之中,诸将反而缩手缩脚,谁也不敢真的拿他怎么样。后来朱棣学精了,知道自己是不死之身,每次撤退时他经常自己亲自殿后当肉盾,让追兵不敢迫近。

从决定削藩开始,朱允炆几乎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他最多也就是个学生水平。虽然建文帝始终占尽天时地利,可他能力不行没人和啊,运气怎么会在他身上出现呢。

还举朱棣奔袭京师的例子,怎么看都像是朱允炆的运气,这是他最好的机会,送上门来的肉啊,只要调度得法,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朱棣。

建文帝的优柔懦弱让人知道原来航母编队也是能被开翻的,在他和一帮猪队友手里没有什么不可能。

皇帝也得遵守丛林法则,当自己成为猎物时,优胜劣汰,就是这么简单。

关于建文帝的生死,包括时人、后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没死,而是顺利从皇宫中跑了出去,后来找地方出家落发为僧。

但是关于他的下落,也从来没有个明确的说法,在永乐一朝,建文帝的踪迹反复被传说在多个地点出现,却从没有人能证实。

在古代,一个皇帝到底死没死是件很大的事,要是朱允炆真的活着,他随时能召集起一支军队再造朱棣的反。朱棣指着黑炭说那是朱允炆,实际上他也很清楚侄儿很可能没死。

不找到建文帝的下落,朱棣睡觉也不能安心,可建文帝在官方已经被宣布死亡,所以只能秘密查找。

为此,朱棣召来了户科都给事中胡濙。

胡濙平静地接受了改朝换代,他是迎附朱棣的那一批官员之一,也得到了迅速被提升为户科都给事中的回报,升迁的理由据说是会说话(奏对称旨)。

多方查找无果后,朱棣想到了办事妥帖的胡濙,永乐五年(1405年)十二月,胡濙从朱棣那里领受了一个任务,带着他的御旨到全国寻访张邋遢。

张邋遢就是传说中的仙人张三丰,如果记载属实,他生于1260年,当时已有145岁。此人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根据他的本事来看,胡濙能不能找到他,完全取决于张三丰愿不愿意让胡濙找到。

自然,寻找张三丰只是幌子,胡濙真正的使命是个秘密,那就是暗中查访建文帝下落。

从此以后,胡濙就成为了永乐年间一个模糊的身影,十几年间他始终在外四处飘荡,官职却越来越高。肩负秘密使命的胡濙成为朱棣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即使他母亲病故,朱棣也没有准许他回家守丧,在朱棣心中,至关重要的大事,还是寻觅建文帝的踪迹。

胡濙再次回到京城,要到永乐十五年,他这次回京并没给朱棣带回准信,而是另有临时任务。处理完以后,他又再次出发,直到永乐二十一年,他才终于给了朱棣一个交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