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是一种修养方式,
能养护身心。
许多被后人奉为
“法帖”的书法作品,
常常只是古人的日常札记。
短短15字的《鸭头丸帖》,
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被董其昌称为“烜赫有名之迹”,
只不过是王献之与朋友
交流服药心得的手札!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写了什么?
《鸭头丸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据说是王献之存世的唯一真迹,也有人说是唐人摹本。此帖只有两行15字:
鸭头丸,故不佳。
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从这一帖的语气来看,应当是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但感到效果不好,因此告诉过王献之这个情况,王献之服后,觉得果然如来信所说,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天聚会并向其求教。
王献之
晋人法帖之妙,就在于“家常”感。帖子是古人在油盐柴米间留下的片段,不想装裱悬挂,不必正襟危坐,笔墨间却是百分百的真情。
何为鸭头丸?
《本草纲目》
“鸭头丸”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王羲之热衷于服食丹石求仙,而王献之服药则为消除病痛。“鸭头丸”是他服用的一味利尿消肿的丸药。
绿头鸭
《本草纲目》记载:“鸭头丸,治阳水暴肿,面赤,烦燥喘息,小便涩,其效如神。”方中指明要用绿头鸭的鸭头捣烂入药。“鸭头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雄鸭者良。”称其“鸭头丸”的确名副其实。
“烜赫有名之迹”
《鸭头丸帖》,笔法风神爽利,圆转宽博,劲力灵动,富于变化,堪称王献之行草的代表作。两层意思,只蘸墨两次,就写完此帖。帖中的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
值得一提的是,《鸭头丸帖》是王献之“破体书”的最佳代表。“破体书”为王献之所创造,这种书法是指独创的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多体兼容式的“行草书”和“一笔书”。
《鸭头丸帖》的不同寻常正如张怀瓘在《书议》中所说:“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中最为风流也。”
《鸭头丸帖》入藏明宫廷时,深得明神宗朱翊钧的喜爱,他常常携带此帖随意欣赏,爱不释手。难怪明代大书家董其昌盛赞此帖为“烜赫有名之迹”。
责任编辑:南风熏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