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
影响萃取质量的因素大致有:研磨的粉的粗细、粉量的多少、(前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的粉堆密度)水温的高低、水的对流(或压力)的强弱、萃取的浓度、提取率、咖啡粉与水的比例等。
——《漫猫学院》
咖啡萃取的概念
如何冲出一杯有灵魂的咖啡,首先我们要清晰几个概念:
咖啡豆的物质成分
- 咖啡因:有特别强烈的苦味,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适量的咖啡因亦可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
- 丹宁酸:煮沸后的丹宁酸会分解成焦梧酸,所以冲泡过久的咖啡味道会变差;
- 酸性脂肪:即脂肪中含有酸,其强弱会因咖啡种类不同而异;
- 挥发性脂肪:咖啡香气主要来源,它是一种会散发出约四十种芳香的物质;
- 蛋白质:卡路里的主要来源,所占比例并不高。咖啡末的蛋白质在煮咖啡时,多半不会溶出来,所以摄取到的有限。
- 糖:咖啡生豆所含的糖分约8%,经过烘焙后大部分糖分会转化成焦糖,使咖啡形成褐色,并与丹宁酸互相结合产生甜味。
咖啡的口感成分
- 咖啡的苦味:
- 因烘焙而导致糖类成分的焦糖化、有机物的碳化而生成,同时因糖类成分而应该伴有甜感。
- 咖啡的酸味:
- 因烘焙而产生的有机酸的酸味,所以生豆状态下是感觉不到酸味的。
- 咖啡的醇厚:
- 咖啡的醇厚应该是脂类成分。咖啡熟豆中的油脂萃取量多的时候,会产生较高醇厚感。但是脂类也容易会随着时间推移酸败而对味道、香气造成影响。
- 咖啡的香气:
- 绿原酸(多酚)与咖啡的复杂香气关系很大,同时烘焙中脂类与酸的反应也会产生香气。
萃取的因素
影响手冲咖啡的口感有几个关键因素:
- 萃取率:
- 咖啡扔到水里不会全部化掉。 烘焙好的咖啡豆最高萃取率为30%(可以溶解到水中的物质除以咖啡总重量)。 最佳萃取率范畴为18%-21%。 萃取不足(低于18%)说明咖啡的风味没有充分溶解到水中, 萃取过度(高于21%)意味着咖啡中的杂味融入水中。
- 咖啡的浓度:
- 浓度代表着, 一杯咖啡可溶解物占咖啡的总重量。 因此浓度越高, 意味着你咖啡越浓厚
- 粉量为20g用350ml(g)的水进行手冲并且获得大约300g中的手冲咖啡我们用浓度仪进行侦测, 得到浓度为1.2%;
- 可溶解物:
- 就是300g的咖啡, 浓度为1.2%,300*1.2%=3.6g
- 萃取率:
- 接着我们知道, 这是从20g的粉量中获得, 因此
- 萃取率= 3.6/20 = 18%
- 18%。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萃取率指数。只要咖啡新鲜, 萃取均匀, 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口感。
- 我们先看图的横轴, 就是我说的萃取率。咖啡最好的萃取率在18-22%
- 再看纵轴, 则是浓度, 如果是手冲咖啡, 并且是欧洲精品咖啡标准, 则是在1.2-1.4%。
对流的强弱
- 对流应用于手冲上来讲,市面上有许多的流派:分段注水法、一次注水法、快冲法,慢冲法,从内到外转圈冲法,只在中心的冲法,还有非常慢萃取一点咖啡液然后稀释的冲法等等;
- 不同流派的冲法,主要是调整了对流的强弱,比如快冲的对流强,水和咖啡粉的交换激烈,就比较容易突出风味感也容易萃取过度。慢冲的会比较柔和但风味感就较弱。
咖啡粉颗粒
- 粉磨了越细,咖啡暴露空气表面越多, 挥发时间越快。 意式咖啡要求的粉最细, 一旦磨成粉, 2分钟大部分风味就丧失了;
- 粉的颗粒如果不一致, 同样热水经过小颗粒, 萃取过多(暴露水的表面多), 经过大颗粒, 萃取不够(暴露水的表面少)
对流的强弱
- 对流应用于手冲上来讲,市面上有许多的流派:分段注水法、一次注水法、快冲法,慢冲法,从内到外转圈冲法,只在中心的冲法,还有非常慢萃取一点咖啡液然后稀释的冲法等等;
- 不同流派的冲法,主要是调整了对流的强弱,比如快冲的对流强,水和咖啡粉的交换激烈,就比较容易突出风味感也容易萃取过度。慢冲的会比较柔和但风味感就较弱。
水温
如何品鉴咖啡的品质呢?有人说,要喝1000杯咖啡就知道怎么品咖啡了。不平衡口感的咖啡正常人在稍许引导下是能判断的。实际上, 一杯好的咖啡加上正确引导, 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