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1. “虚假”的胜利 vs“错误”的英雄

图1.表现S-13号潜艇雷击“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的绘画作品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海军官兵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卫国战争海战史上存在不少“夸大战果”甚至“篡改事实”的情况,一些“虚假”的英雄形象被塑造出来,而真正的英雄却无人知晓。下面列举的就是几个“虚假”英雄的例子。

波罗的海舰队的L-3号潜艇被认为是二战苏联海军最有战斗力的潜艇之一,该艇号称先后击沉了22艘运输船和5艘作战舰艇。但事实上,这艘潜艇的战绩远没有这么多,已确认的战果是:1艘德国船(“戈雅”号运输船)和1艘中立国瑞典的运输船被该艇发射的鱼雷击沉,2艘德国运输船被该艇布设的水雷炸沉,这4艘船总吨位为19772吨。该艇的可能战果包括3艘德国运输船、1艘瑞典油轮和3艘德国机帆船,这7艘船总吨位为3693吨。为获得这些战果,L-3号潜艇总共消耗了46枚鱼雷。

图2.苏联海军L-3号潜艇模型,保存于莫斯科海军博物馆。该艇属L级,长86.5米,宽7.3米,吃水5米,水上排水量约1600吨,水下排水量约2000吨,水面最大航速18节,水下最大航速9节,装备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四尾二,备雷18枚)、一门100毫米甲板炮和一门45毫米甲板炮

可能有人觉得L-3号潜艇的情况已经够夸张了,然而,北方舰队的D-3型潜艇“赤卫队员”(Красногвардеец)号的情况更令人咋舌:该艇曾获“近卫”称号和红旗勋章,宣称的战果是击沉敌人3艘运输船和1艘油轮。但事实上,该艇没有取得过一个击沉战果。

图3.曾担任过L-3号潜艇艇长的格里先科(П. Д. Грищенко)

在叶梅利亚诺夫(Л. А. Емельянова)的著作《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潜艇》(由莫斯科的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81年出版)中,他写道:

“1941年7月14日,斯托尔博夫(Н. Г. Столбова)上尉指挥Shch-402号潜艇‘复刻’了Shch-401号潜艇的行动,深入马格尔岛的霍宁斯沃格港……发现敌运输船后,Shch-402号接近到距离目标四链以内并发射两枚鱼雷。爆炸的火光在潜望镜中清晰可见,运输船侧倾,很快沉没。该艇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而选择从港口撤离。”

事实上,被攻击的“哈瑙”号运输船没有被击中,其中一枚鱼雷还蹿到了岸上,被德国人捡到后拿去研究。同样是在这本书中,叶梅利亚诺夫写道,1942年前三个月,北方舰队的潜艇共击沉34艘敌运输船,但只有12艘船的沉没得到确认。

图4.苏联海军D-3号潜艇模型,保存于莫斯科海军博物馆。该艇属“十二月党人”级,艇长76.6米,宽6.4,吃水3.81米,水上排水量941吨,水下排水量1288吨,水面最大航速14节,水下最大航速9节,续航力3440海里,最大潜深90米,装备八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六尾二)和一门45毫米甲板炮,艇员53人

1941年6月至1942年2月,艇长卢宁(Н. А. Лунин)少校指挥北方舰队的Shch-421号潜艇执行了5次战斗任务,对敌舰和敌运输船发动了7次鱼雷攻击。根据他的陈述,Shch-421号潜艇共击沉7艘敌运输船,总吨位达4.9万吨(如果是真的,那么该艇的鱼雷射击技术可谓登峰造极)。为此,卢宁少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Shch-421号潜艇也被授予红旗勋章。然而,最终被证实击沉的战果只有一艘船,即2975吨的德国蒸汽船“舒尔特执政官”(Konsul Schulte)号。

1942年3月4日,卢宁被提拔担任大型潜艇K-21号艇长,并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斗中再次斩获多个战果:他指挥这艘潜艇执行了7次战斗任务,进行了13次鱼雷攻击,报告击沉10艘德舰,此外还布设了数十枚水雷。另外,据他报告,在其中一次攻击中,他们发射鱼雷击伤了“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图5.K-21号潜艇艇长卢宁,此时军衔已是海军中校

在莫斯特谢耶夫(В. М. Мосцеева)、哈梅托夫(М. И. Хаметова)、弗拉索夫(Л. А. Власова)、雷文科(И.Н. Ревенко)等人的著作《在寒冷的深海里》(莫斯科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这样写道:

“7月9日下午两点,K-21号驶入母港,迎接它的有舰队司令、支队指挥部和所驻扎基地的潜艇艇员。卢宁中校和政委利索夫汇报了攻击‘提尔皮茨’号的情况。戈洛夫科中将热烈祝贺他们和全体英勇的艇员取得了出色的胜利,并告诉他们说,K-21号的鱼雷攻击迫使纳粹舰队退回挪威的礁石区,并使‘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长时间丧失了战斗力。”

事实上,卢宁朝“提尔皮茨”号发射的四枚鱼雷均未命中,因为当时K-21号和“提尔皮茨”号之间的距离超过了鱼雷的最大射程,德国人甚至没有注意到这次攻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K-21号的航海日志也是伪造的。

图6.“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俾斯麦”级二号舰,长253.6米,宽36.0米,满载吃水10.7米,最大排水量5.29万吨,15万马力,三轴推进,最高航速30节,续航力8870海里,主炮为八门380毫米/52倍径SK-C/34火炮(四座双联装),主装甲带最厚320毫米。该舰最终于1944年11月12日被英国皇家空军炸沉在挪威林根峡湾

实际上,在指挥K-21号潜艇时,卢宁只取得了一个战果,而且攻击的对象是手无寸铁的挪威渔民,这在《在寒冷的深海里》一书中记述如下:

“随后,卢宁于4月12日指挥潜艇突入挪威北部的德国海军基地——哈尔斯塔港。发现一艘汽艇后,K-21号浮出水面。在这一海域,还有几艘打着法西斯旗帜的汽艇。K-21号潜艇用火炮击沉了其中四艘。在此之前,这些汽艇上的船员都上了救生艇。K-21号的艇员们将第五艘汽艇上的人俘虏并带了回来。”

事实上,所有这些描述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那几艘所谓“打着法西斯旗帜的汽艇”是悬挂挪威国旗、由挪威船员驾驶的“弗勒伊”号、“哈夫加”号、“巴伦”号和“奥伊斯坦”号渔船。K-21号用100毫米甲板炮向这些“汽艇”开火,而挪威渔船上的船员则用轻武器还击。卢宁亲自参与了对这些渔船的射击。

图7.K-21号潜艇,属K级大型潜艇,长97.7米,宽7.4米,吃水4.1米,水上排水量1487吨,水下2102吨,功率8400马力,水上最大航速21.1节,水下10.3节,续航力可达1.4万海里,最大潜深100米,装备十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六尾四)、两门100毫米甲板炮和两门45毫米火炮,可携带水雷20枚,艇员62人

潜艇支队政治部主任、海军中校波尔季列夫(Болдырева)在其报告中写道:

“指挥员在醉酒的情况下作出了击沉渔船的决定,他的进一步行动令人紧张——要求把波波沙冲锋枪带到舰桥上,他自己则开始向渔民射击,但由于枪械的快慢机没有设置为自动连发,他只开了一枪就哑火了,而卢宁又无法切换到自动射击模式,于是这位艇长开始用粗话斥责舰桥上的炮手:‘你们的面包都白吃了?’”

卢宁艇长报告击沉了四艘汽艇;根据挪威方面的说法,称,一艘名为“弗勒伊”号的排水量仅四十吨的小船被击沉,两艘受损,九名渔民死亡,另有数人受伤。其中一艘汽艇上的全部船员(七人)在苏军枪口的威胁下被迫登上潜艇,他们被带回基地,最终有三人死在苏联的集中营。

图8.上面照片右侧的小船就是“奥伊斯坦”号汽艇

在交火中,K-21号潜艇上一位名叫阿列克谢·拉布京(Алексей Лабутин)的水兵被海浪冲了下去,可卢宁艇长却没有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去救他,可能他觉得这个倒霉的家伙已经被淹死了。然而,拉布京却被现场的“巴伦”号汽艇捞起,带到挪威的一个村庄。在那里,他被挪威人移交给德国占领军当局,关进了集中营。

战后,侥幸活下来的拉布京立即给他的前任指挥员卢宁写了封信,质问他为什么没有救自己,而是放任他漂在海上听天由命。卢宁没有回信。拉布京终其一生都未原谅卢宁。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他才来到北方舰队,眼含热泪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大海中挣扎,而潜艇却越来越远。

这一事件也为希特勒德国的宣传机构和纳粹控制下的挪威报纸提供了大量素材,它们大肆指责“布尔什维克毫无人性”。挪威奥斯陆的《民族报》写道:“他们对溺水和受伤的挪威人的呼救声置若罔闻,甚至连自己的同志也弃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相反,倒是德国人向受伤者和死难者亲属提供了医疗和物质援助,还向死难者的坟墓献了花圈。

图9.表现K-21号潜艇用甲板炮射击水面目标的绘画作品

1979年,“哈夫加”号渔船的船长阿尔弗雷德·阿尔弗(Alfred Alver)向《挪威邮报》的一名记者描述了当时K-21号潜艇艇员的所作所为:

“这是(苏联)潜艇艇长乐在其中的一种‘虐待游戏’,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我们曾多次要求苏联当局作出解释,但从未得到任何答复,甚至连一句简单的道歉都没有……如果我再遇到那个俄国艇长,我会用刀捅死他,哪怕是在教堂里。”

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的浊浪中名声大噪的“潜艇英雄”马林内斯科(А. И. Маринеско)在谎报战果方面也是不遑多让。1942年8月14日,作为M-96号小型潜艇的艇长,他率艇攻击了德军护航船队中400吨的SAT 4“海琳”号浮动炮台。虽然发射的鱼雷没有命中,但这艘“婴儿”级潜艇的指挥员却报告说,击沉了一艘排水量7000吨的运输船。既然创造了如此大的战果,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奖励:M-96号潜艇艇长马林内斯科被授予列宁勋章,并晋升为海军少校,而且再次被赋予入党候选人资格(1941年10月,他曾因“蓄意酗酒、纪律涣散、对下属缺乏管教”等理由而被排除在入党候选人之外)。

图10.备受争议的二战苏联海军头号王牌艇长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马林内斯科

1944年10月9日,马林内斯科指挥S-13号潜艇,发射四枚鱼雷攻击了孤零零在海面上航行的拖网渔船“齐格弗里德”(Siegfried)号,但未命中。于是,S-13号潜艇浮出水面,向这艘563吨的小船打了39发100毫米炮弹和15发45毫米炮弹。在战报中,马林内斯科宣布击沉了一艘5000吨级的武装运输船,但真实情况是这艘拖网渔船只是受损。尽管如此,这位“英雄潜艇兵”还是再次被授予红旗勋章。

不过,对马林内斯科来说,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真正让他举世闻名的是击沉了“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和“施托伊本”号运输船,这也让他以40144吨的总吨位名列二战苏联海军潜艇部队击沉战果榜首。

图11.S-13号潜艇,属S级,长77.75米,宽6.4米,吃水4.04米,水面排水量840吨,水下1070吨,双轴双桨推进,功率4000马力,水面最大航速19.5节,水下9节,最大续航力9800海里,装备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四尾二,备雷12枚)、一门100毫米甲板炮和一门45毫米甲板炮,最大潜深100米,艇员46人

1945年1月30日,在波罗的海南部海域,S-13号潜艇用三枚鱼雷击沉了25484吨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当时只有一艘舰艇为该船护航,不巧的是,这艘护航舰的声呐恰好坏掉了。遭雷击后,德舰没有追击S-13号,但在潜艇的航行日志中,却出现了数不清的敌舰向S-13号投掷深水炸弹的记录,据统计达250~260枚。

苏联方面在宣传上的夸大程度与马林内斯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当时的宣传,搭乘“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撤离的都是些纳粹高官、党卫军人员,最重要的是还有“约3700名潜艇部队军官和水兵”。

图12.从东普鲁士撤离期间,停泊在格丁尼亚港码头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

关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上搭载着3700名潜艇兵(包括100名潜艇艇长)和数以千计的党卫军高官及高级别纳粹分子的神话在苏联媒体上流传了几十年。更有甚者,一些夸张的说法称,S-13号的此次鱼雷攻击使英国免于战败,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上搭载的潜艇兵应该都是准备去德国本土驾驶新型潜艇的艇员,一旦他们开着新潜艇出海,就能让英国屈服。可要知道,这一切发生在1945年1月,当时德国潜艇部队的战斗力几乎为零,就连第三帝国本身也是摇摇欲坠。事实是,随“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一起丧命的406名水兵中,只有4名军官,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军校生,他们只完成了基本训练,还不适合在作战潜艇上服役。

另一个事实是,遇袭时,这艘邮轮上共有10582人,包括海军第2潜艇训练师的918人、女性海军辅助人员373人、船员173人、伤兵162人、难民8956人,其中9330人丧生。与此同时,宣传部门将“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的沉没称为“世纪袭击”,并将马林内斯科称为二战苏军潜艇部队单次击沉吨位的头号王牌,而所攻击的只不过是一艘以中等速度直线行驶、开着照明灯、只有象征性护航兵力的船只。

图13.S-13号攻击“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时的机动航路

马林内斯科的下一个战果是在2月10日击沉了由一艘轻型护卫舰和一艘鱼雷艇护航的“冯·施托伊本将军”号(下文简称“施托伊本”号)医疗运输船。然而,在马林内斯科提交的战斗报告中,这艘医疗运输船摇身一变成了“由三艘驱逐舰护航的轻巡洋舰”。同样,在苏联宣传机构的努力下,“施托伊本”号也变成了一艘运兵船,船上搭载着3000名坦克手,准备从库尔兰出发去协助守卫柏林;也有说法称这艘船是条辅助巡洋舰。

事实是,当时“施托伊本”号医疗运输船上共载有4267人,包括2800名伤病员、800名难民、100名武装士兵、282名医务人员、64名高射炮手、61名海军专业人员(通信专业、无线电专业等)、160名平民船员。船沉后,最终仅659人获救。

图14.医疗运输船“施托伊本”号,该船于1923年服役,最初被命名为“慕尼黑”号,1930年起火沉没,后打捞修复并改名为“冯·施托伊本将军”号。船长160.3米,宽19.8米,吃水13.1米,吨位14660吨,最大航速16.3节

在此,我们暂且不谈这两次攻击涉及的道德问题。毕竟,马林内斯科在下令发射鱼雷时也不可能知道“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和“施托伊本”号的乘客组成情况。这两次分别击沉“载有3700名潜艇兵的邮轮”和“一艘轻巡洋舰”的战果,原本足以使马林内斯科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可鉴于他过去的种种“问题行为”,最终只给他颁发了一枚红旗勋章了事。再后来,离开海军到地方工作的马林内斯科的种种行为使其成为党内调查和提起公诉的对象,他被控犯有洗钱、撒谎等罪行。

图15.另一个角度拍摄的“施托伊本”号

1945年10月14日,苏联海军人民委员(相当于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签署了以下命令:

“因玩忽职守、蓄意酗酒和私生活混乱,解除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下属红旗潜艇大队的红旗S-13号潜艇艇长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马林内斯科少校的职务,军衔降为上尉,并交由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军事委员会处置。”

二战结束后最初几年,根据参战艇长的报告,苏联海军潜艇共击沉400余艘敌舰。但事实上,只有127艘敌舰的损失得到证实。以北方舰队为例,根据潜艇艇长的报告,他们成功发动的鱼雷攻击次数为223次,但其中只有35次(约占总数的15.7%)得到证实。这些数据是根据莫罗佐夫(М. Э. Морозова)的研究得出的。

图16.静静躺在波罗的海海床上的“施托伊本”号的残骸,于2004年由波兰海军发现

同样,苏联海军鱼雷艇的战绩也注水严重。例如,有人声称,仅在1944年8月19日这一天,北方舰队的鱼雷艇在希贝尔涅斯(Kibergnes)角攻击敌人的护航船队时,就让敌人损失了12艘运输船和护航舰艇。而事实上,只有1艘德国运输船——俘获的原苏联货船“沃尔戈莱斯”(Волголес)号和1艘巡逻船/武装拖网渔船被击沉。同年10月12日,苏军鱼雷艇袭击了挪威海岸附近的敌护航船队,声称击沉2艘运输船、击伤1艘运输船。事实上,他们只击沉了1艘扫雷艇M-303号。

苏联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们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1944年10月14日,北方舰队航空兵在巴伦支海附近的塔纳峡湾地区袭击了一支德国护航船队,事后报告称击沉2艘运输船、1艘扫雷舰和1艘巡逻艇。事实上,当天苏联海军航空兵只在峡湾里击沉了1艘浮动修理船台。

图17.二战苏联海军装备的53-39型鱼雷,战斗部重319公斤,最大航速51节(此时射程仅4公里),航速34节时可达最大射程10公里。由于给战雷头装了两个触发引信,故该型鱼雷基本未遇到过同时期美、德、英、日等国出现的鱼雷单引信失灵问题

科兹洛夫(И. А. Козлова)和什洛明(В. С. Шломина)在他们合著的《红旗北方舰队》(莫斯科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77年出版)一书中写道:

“在整个战争初期,第113海岸炮兵师的炮兵阵地给纳粹造成了重大损失。他们向敌人开火60多次,炮兵共发射约3500发炮弹,摧毁11艘敌舰和运输船,9艘敌舰被重创。”

可事实上,整个战争期间,北方舰队的所有海岸炮兵总共也只进行过约300次炮击,发射了近2万发炮弹,摧毁3艘运输船、1艘打捞船、1艘自行驳船和1艘漂流船。

图18.二战苏联MB-2-180型双联装180毫米海岸炮

从1943年6月3日起,苏联海军发布了第408号命令(“关于对击沉敌舰船的潜艇、鱼雷艇、猎潜艇和海军航空兵机组人员实行现金奖励,数额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战区以及他们所摧毁的舰艇和船只的类型”),以下是该命令的要点之一:

A.海军舰艇人员:

(a)击沉敌战列舰:舰艇长25000卢布,中高级军官5000卢布,初级军官1000卢布,水兵500卢布。

(b)击沉敌巡洋舰:舰艇长20000卢布,中高级军官3000卢布,初级军官1000卢布,水兵500卢布。

(c)击沉敌驱逐舰或潜艇:舰艇长10000卢布,中高级军官2500卢布,初级军官600卢布,水兵300卢布。

(d)击沉敌运输船:舰艇长3000卢布,中高级军官1000卢布,初级军官200卢布,水兵200卢布。

(e)击沉敌巡逻艇或扫雷艇:舰艇长2000卢布,中高级军官500卢布,初级军官200卢布,水兵100卢布。

(f)击沉敌驳船、拖船或武装机帆船:舰艇长1000卢布,中高级军官300卢布,初级军官100卢布,水兵50卢布。

不难想象,这种制度助长了一些指挥人员伪造攻击战果的行为。无需赘言,马林内斯科将击沉的运输船“施托伊本”号谎报为轻巡洋舰自然是有利可图,因为这样他可以拿到20000卢布,而不是3000卢布。其他艇员也能从中获益。

图19.马林内斯科在潜艇指挥台围壳上的留影

作为对比,德国海军设立了一套基于潜艇兵连续出海时间支付报酬的制度:军官在海上每天可获得4马克,军士根据级别高低可获得2.5~3马克不等,水兵则只能获得1.5马克。在这方面创下纪录的是U-181号潜艇,该艇在海上连续航行了220天,艇上每名军官除工资外还可额外获得880马克的奖励,要知道,在战前的德国,一辆大众牌汽车的售价也仅为1000马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