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女士,70岁,既往高血压、2型糖尿病、房颤病史10年。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初为褐色半不成形便,后为稀水便,由最初每日3-4次,发展到每日可多达6-7次。起初以为吃坏了东西拉肚子,口服氟哌酸、蒙脱石散等药物后,大便次数较前减少,便放下心来。
但2天前突然出现阵发性脐周绞痛,后排鲜红色血便5次,并伴有乏力、口干、轻度恶心,马上前往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就诊。
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后,建议刘女士行肠镜检查,最后确诊为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肠中风)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C)。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各项化验检查缺乏典型征象,常常被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便血,腹痛常为突然起病的上腹痛和脐周痛,发现大便带血,或是鲜血便、暗红色血便,在进餐后出现腹痛,间断便血,腹胀、大便次数减少都有可能是缺血性肠病。
病因
1、危险因素:常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多见于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心力衰竭等。
2、医源性因素: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肠切除术、钡灌肠、妇科手术等。
3、药物性因素:地高辛、雌激素、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能导致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发生。
检查和诊断
1、首选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缺血性结肠炎主要诊断方法。镜下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淤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
2、腹部钡餐透视或拍片
对于急性期肠穿孔、慢性期肠狭窄意义较大。
3、腹部CT、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虽然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但要求条件较高,广泛使用受到限制。
预防
1、少吃油腻性食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忌酒,少吃动物性脂肪,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天气炎热时,避免大量进食冰凉生冷的食物;
2、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切忌熬夜;
3、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按量服药,保持大便通常,避免腹压升高,以免肠壁血液循环受影响,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
4、定期体检:当化验指标血脂偏高时,要口服降血脂类药物;定期测量血压,当血压偏高时心内科就诊,查明血压高的原因,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平稳降压;定期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高,需要内分泌就诊;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血脂,可以避免缺血性肠病的发病。
健康提示
广大老年人,特别是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和排便规律的改变,应该警惕是否患了缺血性肠病,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尽早解决问题,以防病情加重。
如果出现急性、持续性的腹痛、腹胀,无法自行缓解,且伴随血便,一定要及时到消化科就诊哦。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稿件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