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我们作为学术研究其实和艺术创作在某个点上都相通的,都必须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态度,要高度的去尊重历史的真实,所有的细节。”

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中美电影比如《长津湖》和《尚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电影传播和政治传播有什么不同?如何打破艺术创作中的刻板印象?在凤凰网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与世界对话》“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论坛”上,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探讨。

王栋表示:要打破刻板印象,就需要艺术创作者要有高度的艺术的敏感度,同时要有相应的技巧来进行处理。艺术的创作包括电影的创作当中都是需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学术研究者其实和艺术创作,在某个点上都相通的,都必须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态度,要高度的去尊重历史的真实,所有的细节。

以下为讨论实录:

主持人: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要找到背后大家共享的一种价值。冰墩墩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比如说我们在表达文化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一些误解,比如说《长津湖》这部电影,弗格森主编你有没有看这部电影?

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大卫·弗格森: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我觉得在国际话语方面,中国更关注正式的话语,比如政治的语言、政治的报道、官方的报道。而正式话语的问题在于它是通过政治和媒体的滤镜被过滤了的,比如说观察的对象国它会有一些软实力,它会有一些滤镜。

而通过电影这种形式,你可以直接的去触达对象国的民众,我觉得中国应该更多的去关注这个软实力。我觉得拍一些大片,大家都喜欢王栋教授谈到的要找到打动人心的那些共同之处,我觉得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回到我的这个时代,《红岩》、《长津湖》,我觉得其实都是很好的一些例子。可能不适合去向西方的观众去播放,因为它是面向中国的观众来唤起爱国主义情愫,但是我觉得有一些好的电影,它找到了人类共同的这些情感,并且制作精良,能够很好的去面向西方受众的。

所以就像习主席反复强调得那样,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想讲得好,我们就必须要掌握讲故事的技巧。那么我觉得在电影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我们该怎么做?它会讲一些重大的事件,比如说每一个十年,它会列举一些重要的事件,这是一种叙事的方法。但是呢,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去从普通人的视角去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我觉得中国人是会讲故事的,我觉得中国应该更多的去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在国际话语这些方面,去探索更多讲故事的方式。

主持人:王栋主任,我们知道刚刚谈到中国的电影,美国的电影其实也有很多在描述中国的文化,比如说前两年上映的迪士尼的《花木兰》,还有去年的漫威的电影《尚气》,但是有一些人说这个里面中国的元素被误解了,比如说《尚气》,可能会对一些主角的选取上会有一些偏见,您怎么看?

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王栋:我觉得您提的这个例子非常好,因为在这个海外传播当中非常需要注意、也经常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文化刻板印象(Stereotypes)需要克服。

那么这里面我觉得就需要艺术创作者要有高度的艺术的敏感度,同时要有相应的技巧来进行处理。那么我想艺术的创作包括电影的创作当中都是需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其实我感觉我是学者,我们作为学术研究其实和这个艺术创作,在某个点上都相通的,都必须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态度,要高度的去尊重历史的真实,所有的细节。

所以好的电影,你要想它的人物、情节,乃至细到服装、道具都是要非常非常的严谨,那么这个我觉得其实您刚才举的有一些可能不是那么成功的例子,它往往在这些方面它就出了一些问题。那么这个我觉得是要在比如说你是为了一些商业的这种诉求,然后牺牲掉历史的真实,或者说不去那么的尊重这个细节。这种时候它往往就这样的作品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往往不是一个好的艺术的作品。

主持人:但是其实观察《花木兰》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其实也像您刚刚提到的,因为在这个电影《花木兰》里面他把这个花木兰完全描述成了一个是女性力量的一个觉醒,而忽视了中国历史原来的部分。所以是不是他为了改编这个作品是为了让它更符合美国主流的价值观,让美国人或者是其他的西方观众可以更容易理解这部电影呢?

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王栋:对,我觉得您这个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可以去解释为什么他们创作者选取这样的视角,可能是他们更熟悉,但也可能他们从市场的角度来去说这么去写了之后,西方的这个受众更能够接受。

但这个就我们刚才讨论的,这里面就有是文化的刻板印象,才有这样一个陷阱。另外一个其实确实没有那么尊重历史的真实细节。所以我们的商业它的是否成功暂且我们不说,你仅仅就这个艺术价值上面来讲显然是大打折扣了,这个你就很难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非常优秀的电影。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在您的观点里,对于西方受众来说什么是更可以接受的?是关于他们熟悉的价值观更好接受吗?而不是说尊重历史事实呢?

大卫·弗格森: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的,对于西方媒体和西方电影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商业化的,他们寻求的是故事的讲述,要是基于观众想听什么的。所以,这些电影会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价值观进行制作,我还没有看过《花木兰》这部电影,或者说是相关的一些故事,但是可能会让我感到不舒服的一点就是这种取悦感,你以一种非常笨拙的方式去取悦西方的观众。看,快看看中国吧,看一看我们的电影里的这些情节吧,我觉得如果这么对我说的话,可能宣传并不会很成功。至少会让我听起来感觉有不适感,我也能感觉到其中的缺陷所在,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它并不是很合时宜。

如果它只是基于把两种文化进行结合,那会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但是并不是说完全能够说服对方,所以主要问题是商业化。

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主持人: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当我们在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文化的时候,是要避免怎么样去避免这种刻板印象呢?

大卫·弗格森:我觉得你要在人的层面去和对方接触,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可以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我认为应该做的方法,我之前写了一本关于江苏省的书,那么关于这本书我去了一个叫高邮的地方,离扬州市非常近。那么高邮在1931年的时候经历了大灾害,那就是洪灾,大运河的一部分就受到了影响,对于整个江苏省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丧失了生命,流离失所。当时可以说已经是最大的,发生在这个地方最大的自然灾害了,当时也有一些记录。

但是因为当时是蒋介石执政时期,所以本身中国社会就是处在一片混乱当中,而且又面临着外敌入侵,日本的侵犯。所以在此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有两个人设置了目标,那就是重建这个堤坝,其中有一个是传教士,还有一个是中国军官,他其实本身也是有功臣背景的,那么他们筹资,然后又筹办了整个工作团队,那么现在这样一个堤坝其实还伫立在那里。我当时2003年的时候还亲自去了一次,我觉得这种事情这样的故事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宣传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能够从人心的层面去触动对方的,是真正有力量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本身也是人如何协作,这体现了人性。

主持人:是的,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去思考怎么去讲故事,因为事实是它的这个故事里所包含的现象,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了。王栋先生想提问您,针对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您认为在这个介绍对方的文化,在描述这个文化当中有什么细节是我们要去注意的?

王栋:这个是我刚才也讲了,就是像内容、受众、渠道,其实都是应该非常注意的,而且这个就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的语言和它的呈现形式,也非常的重要,其实刚才我们讨论到了就是有一些跨文化的交流当中一切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不太成功的,特别是西方它想要来描述中国的时候。但是应该说也有一些,过去一些年也有一些相对成功的例子,比如说前些年的《功夫熊猫》的这个动画片,其实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因为它在艺术语言和呈现方式上面,有浓浓的这个中国风、中国元素。

如何打破好莱坞电影里的刻板印象?北大王栋教授解读

然后与此同时呢,它又和好莱坞、迪士尼的这种电影的叙事方式比较好的结合在一块,与此同时它背后反映出来的这个像主人公面对困难挑战逆境,这个永不不放弃、坚韧不拔的这种精神,当然里面还充满了智慧幽默,所以就非常能够打动人。然后这个我觉得其实就是跨文化传播当中相对于我们刚才讲的其他的案例,我想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主持人对,说到这里,说到《功夫熊猫》我也想到其实在今年这个环球影城,因为它也有一个《功夫熊猫》的这个展区,它今年就正好因为其中一个角色是老虎,他就把这个老虎变成了中国虎年的这个老虎,搞了一场龙虎秀,也很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一个非常好的组合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