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套娃”式月饼礼盒喧宾夺主,买的是月饼还是包装?

“过度包装”某种程度上是过度市场竞争引发的不良后果。

中秋将至,眼花缭乱的月饼礼盒一年一度又堆满了商场、超市中的各式柜台。媒体走访发现,市场上一些“套娃”式礼盒月饼等依然存在,从包装到尺寸,“大盒配小饼”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很多包装价值超过月饼本身。

df8e9d4c3a19b163154681906646201911.jpg

近年来,网红“文创月饼”,成了过度包装“重灾区”。经走访发现,一款被“对外展示”豪华月饼礼盒,盒中虽只有六块月饼却包了四层包装,从最外层的皮质包装盒,到中层的金属盒和最内层的纸袋,涉及多种材质,而月饼净重也仅占总重量的40%。面对这类浮夸式包装盒,“留着没用,扔了可惜”成了众多消费者的直接反应。

节日礼盒被过度包装,早就是消费市场上的“顽疾”,虽然据称今年与往年相比,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稍有好转,但是依然存在。

精美的包装,自然“投商家所好”。几十元的普通月饼装进精装礼盒,摇身一变,就能价格翻倍,获取远超月饼本身价值的利润。实际上,不仅是商家,中秋有送礼需求的消费者,也有追求礼盒精美的“客观需求”。月饼厂家和商家,就以这种“刚需”为抓手,不断地将需求放大,才有了如今“过度包装”的后果。

月饼被“过度包装”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中秋送礼的习俗让月饼早已超出了食品本身的内涵,而具有了礼品的属性。现在月饼已然是作为一种被商业化包装的礼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过度包装”某种程度上则是过度市场竞争引发的不良后果。

今年9月2日,为解决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技术机构,对2009年版标准又进行了修订,制定发布了新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将于2023年9月起实施。新标准将于两年后正式施行,等于留了两年的过渡期。

此次出台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包装层数做了要求。希望通过强制标准的施行,有效缓解过度包装的乱象,引导厂家和商家合理竞争。

当然,对于过度包装这一市场现象,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舆论环境,提高消费者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的认知。让消费者理性消费,转变过度追求礼盒精美的消费理念。如此,才能逐渐将过度包装的“劣币”驱逐出市场。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和生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