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昨天(2月13日)晚7时许,我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诞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晚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票房(含预售)达100亿元。自1月29日正式上映以来,《哪吒2》已创造多项纪录:2月6日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哪吒2》票房破100亿元。视觉中国
业内人士认为,《哪吒2》主创团队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与时代特色相结合。“高开疯走”的《哪吒2》,带动了全社会对于哪吒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哪吒到底从何而来?其人物形象经历了哪些转变?究竟哪个地方才是“哪吒故里”?背后的“哪吒经济”有多火?
起源:从佛教护法神到道教“三坛海会大神”
据大众新闻及中国社会科学网,多数观点认为,哪吒来自佛典,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个神。哪吒名字源于梵文“那罗鸠婆”,又译作“那吒俱伐罗”,简称“那吒”,意为“可爱”,是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的儿子。在佛教中,哪吒是一位护法神,具有为众生消除魔障、摧伏恶鬼的职责。在早期佛教里,哪吒长相威猛,通常被描述为“三头六臂”或“三头八臂”。他带有“恶眼”,但并非凶恶,而是彰显其疾恶如仇的性格。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到了唐代,哪吒开始出现在中土佛教经典中,其形象被描述为“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仍然具有威猛的护法神特征,与后来的童子形象差别很大。
南宋时期,哪吒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唐朝名将李靖因“护国佑民”被逐渐神化为毗沙门天王。作为毗沙门天王之子的哪吒,自然成为李靖的儿子,由“印度血统”转变为“中国血统”。借助于身世重塑与血缘重建,哪吒故事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认知。
哪吒故事的本土化,还杂糅了道家、儒家等中国文化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主要体现为伦理谱系的植入。生父李靖、生母殷夫人、兄弟木吒和金吒、师父太乙真人等悉数登场,忠、孝、节、义等情节轮番上演,哪吒故事也就成为儒家伦理道德传播的生动例子。
不过,对哪吒形象影响更大的,是道教,完成了神仙谱系的再造。
道教视哪吒为神兵神将的统帅,称“天坛元帅”或“威灵显赫大将军”,传说玉帝命他永镇天门。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
哪吒被人们所熟知的宝物和神功,大多和道教有关。哪吒咒语“火毯咒”,是典型的道教咒语。在道教传统中,火神华光天王、护法神灵官脚下都踩着轮子,体现在哪吒身上就是“风火轮”。
《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中所讲述的“哪吒闹海”故事,基本是根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记载改编而成。在《西游记》中,哪吒成为玉皇大帝的天兵统帅,被封为“三坛海会大神”。《封神演义》则将哪吒塑造为灵珠子转世,进一步强化了其道教背景。
衍生:覆盖小说戏曲相声游戏等,仅电影就有二十多部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研究学者冯萌萌撰文指出,经过佛、道、儒思想不断融合,哪吒故事成为古代神话叙事的重要思想源头,为我国古代小说、戏曲、近代电影以及当代数字化影像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经典范例。
宋代以后,哪吒故事开启了文学经典化的历程。宋代的《太平广记》《西游记杂剧》等都有哪吒事迹的讲述;在元代成书、明代完本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哪吒故事的叙事范本定型:“闹东海”“杀九龙”“割肉刻骨还父”“赐其莲花身”等情节开始出现……哪吒故事的经典化,在明代达到高峰,代表之作是《封神演义》。小说运用大量笔墨讲述哪吒故事,“孕怀三载有余”“自剖其腹,剜肠剔骨”“莲花化身”。哪吒死后,由太乙真人将其复活,完成了由神向人的转化,为明清以后小说、戏曲乃至近现代以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近代以来,哪吒故事在戏曲、皮影、评书、相声、绘本、游戏等领域开枝散叶。据统计,1927—2022年间,我国共有26部哪吒题材的影片上映。1927年的《封神榜之哪吒闹海》照搬了《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的情节,完成了由文学文本到影像呈现的转变,是哪吒故事影像化制作的发轫之作。1948—1978年期间,港台地区哪吒题材电影数量高达18部,呈现出类型化制作的特征。1974年,张彻导演的《哪吒》,是该题材的第一部武侠动作片。1979年,严定宪导演的《哪吒闹海》,哪吒初次以动漫形象登上银幕。
自此,依托新技术,哪吒故事的视觉化开辟出全新的技术视野。2019年,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以新造型登场,其颠覆性、创新性的情节、人设和语言,成为当代讲述哪吒故事最具创新性的尝试。
争夺:“哪吒故里”究竟在哪儿?都有哪些地方传说?
随着《哪吒2》票房的一飞冲天,哪吒这个经典IP再度爆红,各地争抢“哪吒故里”大战也拉开序幕。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天津文旅发布视频称:“别抢了!哪吒天津人……天津陈塘(今河西陈塘庄)人,小学在读。”
天津当地媒体也发文称,哪吒就是地道的天津娃,户口就在天津河西区,至今天津有很多与哪吒、李靖相关的传说和地名。2012年,哪吒闹海的传说,还被列入天津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有关方面更是不断挖掘出电影中的天津元素,“影片中做藕粉的大叔、阿姨和章鱼将军等角色,一口地道的天津话。且为这几个角色配音的演员龚格尔,是天津籍电影人。”
2月6日,宜宾发布发文称,相传,原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陈塘关是哪吒出生地,七星山是太乙真人修行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是由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打死以后的尸骨化身而成,翠屏山上的哪吒洞、哪吒庙就是人们祭拜哪吒的地方,天池公园的还生阁是哪吒重生之处,旧州塔是哪吒之父李靖手中所托的宝塔,龙头山是三太子龙头抛置处,金光洞是太乙真人收哪吒为徒之地……
当地媒体走访的哪吒行宫,由仙踪胜迹牌坊、太子殿、哪吒洞组成。哪吒洞为一摩崖石窟,导游称该洞有三千多年历史,是第一座供奉哪吒的庙宇。宜宾人纷纷表示:“哪吒就是宜宾娃”“哪吒闹海,闹的就是宜宾的长江!”
四川宜宾的哪吒行宫景点。南方+
安徽蚌埠市固镇县文旅局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哪吒是咱安徽老乡?固镇刘集藏不住了》。文中称,传说中哪吒闹海的地方,就在固镇县刘集镇九湾。蚌埠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固镇县人大办公室主任王中华指出,在《封神演义》中,哪吒降生于陈塘关,七岁时于九湾河戏水,引发与龙王的争斗。而在固镇县刘集镇,浍河从固镇至澥河入浍口共有九道大湾,故俗名九湾河。九湾河南岸,至今留存“陈塘渡”地名,相传为陈塘关旧址。
除了发文争抢哪吒故里的几个县市,全国还有很多和哪吒相关的地方,比如广州白云区有哪吒宫,惠州有三太子宫。
众所周知,哪吒只是一个神话人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它原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故里”。哪吒民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黄运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哪吒是传说中的人物,不存在具体的家乡。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地方政府争抢文化IP的逻辑很好理解,形成热度和关注度,提升城市知名度,再进一步吸引游客。
解读:“哪吒经济”究竟有多火?从旅游、周边到餐饮
电影《哪吒2》的热映,不仅引发了观影热潮、“哪吒故里”抢夺战,还带火了与哪吒相关的旅游景点。
据央广网报道,在天津和四川宜宾等地,陈塘关、哪吒行宫等景点因哪吒传说而备受游客青睐,成为热门打卡地。天津利用“哪吒闹海”的神话传说,结合当地地理文化,推出了哪吒主题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四川宜宾则依托“哪吒文化之乡”的美誉,打造了一系列哪吒主题的文旅项目,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据四川在线,随着电影《哪吒2》持续火爆,“跟着哪吒去旅行”已成为新一波文旅风潮。2月13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跟着哪吒游四川——打造四川古蜀神话旅游线路”主题座谈会,来自文旅、电影、历史、神话传说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围绕四川丰富神话资源、打造神话主题旅游线路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据证券日报,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自《哪吒2》上映以来,截至2月9日,“哪吒”相关的酒店、景区等旅游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飞猪数据也显示,2月1日至7日,宜宾、江油、天津等与哪吒相关的目的地搜索量环比激增。其中,宜宾环比增长225%、江油涨幅高达453%。
哪吒闹海水乐园、哪吒小镇等景点搜索量应声大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月1日至9日,在哪吒主题景区密集的宜宾市,酒店量价齐升,订单量和客单均价相比上年同期增长近30%。汇集了哪吒行宫、哪吒文化体验馆、哪吒欢乐世界等哪吒主题景区的宜宾市翠屏区,酒店预订量超过34%。
2月10日上游新闻也曾报道,四川宜宾的哪吒行宫景点,每天游客量比平时增加了3倍以上。
此外,随着电影《哪吒2》的热映,潮玩手办、玩具、黄金珠宝等各类哪吒衍生周边产品也热销火爆。《哪吒2》相关IP衍生品随票房一路“热卖”。
在《哪吒2》上映之前,片方还与万代南梦宫推出7个不同系列的产品。2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登录万代南梦宫官方微商城输入“哪吒”查询发现,页面显示共有3个系列商品,其中敖光金属拼装模型显示可购买,但预计发货时间为2025年6月起,另外的两款哪吒/敖丙潮玩,则显示无库存。
万代南梦宫官方微商城显示,两款哪吒/敖丙潮玩无库存。网络截图
另据报道,1月30日晚,泡泡玛特推出“《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现货,上线仅8天时间销售额迅速破千万元。2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登录某电商平台泡泡玛特旗舰店查询发现,一款热销款券后647.07元的“泡泡玛特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盲盒”,显示为预售,发货时间为120天内。
某电商平台泡泡玛特旗舰店,“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盲盒”发货时间为120天内。网络截图
另据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市场发现,《哪吒2》官方授权周边产品主要有手办盲盒、毛绒公仔、典藏版收藏卡礼盒、马口铁徽章、官方设定集和亚克力色纸等。泡泡玛特楚河汉街门店工作人员称,哪吒手办盲盒自1月31日上架两天,门店即售空,后续补货情况尚未确定。
据央视网,湖南一家企业是《哪吒2》周边3D塑胶类食品玩具授权生产制造商,大年初五,这家企业五百多位员工提前回到车间赶制产品。企业负责人称,截至目前,他们生产的哪吒系列食玩手办线上平台累计销售额突破2亿元。
除了影响旅游和周边产品,《哪吒2》甚至在餐饮行业也搅动风云。
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北京一家湖北菜馆推出“哪吒套餐”,套餐写着“珠莲璧合、重塑肉身”,目前这款“哪吒限定双人套餐”团购价为188元,含有排骨粉藕汤、脆皮藕夹和两份藕粉甜品。网友表示:“商家也太会营销了。”据餐厅人员介绍,他们在北京共有4家门店,每家店都可使用“哪吒套餐”券,“我们是从《哪吒2》上映后才开始推这个套餐,大年初三上的。”
回顾:影视作品中都有哪些经典哪吒形象?
在我国的神话人物中,除孙悟空以外,哪吒可以说是被画成动画最多次的“大神”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国产动漫、影视、电影中经典的哪吒人物形象。
1961年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哪吒作为配角出现。孙悟空第一次反下天宫,哪吒作为先锋官与其交战,被孙悟空变的假风火轮烫伤脚底,十分狼狈地踩着一只风火轮回到天上。哪吒光着脚丫,面色凶狠,一双三角眼。
1979年动画片《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也是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曾获得过无数大奖。这个版本的哪吒非常秀气,看起来就像是女孩子,这也是众多哪吒形象中最深入人心的。影片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9.2的高分,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哪吒闹海》(1979年)中的哪吒。网络图
1986年电视剧《西游记》,剧中哪吒头顶双髻、荷花披身、赤裸双脚,演员艾金梅深厚的武旦功底使她塑造的哪吒颇有英武之气,雷厉风行、果敢决断。
《西游记》(1986年)中的哪吒。网络图
1990年电视剧《封神榜》,剧中哪吒是一位丰神俊逸的翩翩少年,饰演者何威也被称为“史上最帅哪吒”,哪吒手持乾坤圈、脚踏风火轮,与龙王三太子的打斗场面堪称经典。
2003年动画片《哪吒传奇》,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以哪吒为主角的长篇动画,也是很多90后的童年经典回忆。这个版本的哪吒更加灵动,更加贴近普通小孩子的形象,可以说是最朴实的哪吒。
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哪吒传奇》。网络图
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颠覆了大众以往对哪吒形象的认知:硕大的黑眼圈,动不动就露出邪魅微笑,走路吊儿郎当,简直就是神仙中的“杀马特”。哪吒被塑造成一个惹尽麻烦的乱世“魔童”。
2021年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讲述了封神之战3000年后,转世新哪吒李云祥与东海龙族再次狭路相逢的仇敌故事。编剧脑洞大开,充满东方朋克的视觉效果可圈可点。
《哪吒2》中哪吒人物形象。央视财经
2025年电影《哪吒2》,继续沿用《哪吒1》中哪吒的“杀马特”造型,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精神,塑造了百亿票房神话。
上游新闻记者 朱亮 杨四海 部分综合央广网、光明网、大众新闻、南方+、极目新闻、证券日报、中工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