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冬奥制服将体现新时代生活美学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前夕,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

陈大鹏表示,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在全行业的征集,对于中国服装设计视野的拓展、理念的提升和新时代生活美学、审美价值都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设计应体现中华文化之魂和文化自信

新京报:从服装行业的角度,你如何看这次冬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

陈大鹏:冬奥会不仅是冬季运动的世界体育赛事,也是各参与国,特别是主办国展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体现国家形象。按照把2022北京冬奥会办成“精彩、非凡、卓越”的总要求,制服是点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常说的“赛场上的流动风景线”。

从行业的角度讲,冬奥会制服的设计也是对我们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的一次检阅。制服设计从视觉外观到材料、工艺、技术要求,从身份识别到功能性、人体工学的考量,从总体视觉形象系统的呼应到时尚审美和文化的体现,对设计的综合集成要求很高。

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大国,制造强国,在新的发展时期,行业确定了“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新的发展定位,与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的理念和方向完全契合。

如何用设计把我们产业链各环节在“科技、时尚、绿色”方面的发展体现出来,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就是从服装所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角度看,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华优秀文化之魂,体现出文化自信,都应该是题中应有之意。

新京报:在冬奥会制服设计的公开征集中,行业协会如何去推动?

陈大鹏: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的征集可以比作是行业最高水平和要求的一次设计大赛,而且是有极高的使命和价值意义,是行业的一次设计大考,也是体现行业国家担当的行动,做为行业协会高度重视。

我们一方面在业界中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全面动员设计师、品牌和社会各界参与,同时,根据相关规则和要求,行业牵头组建以设计业界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全力把体现民族性、艺术性、功能性的好设计挖掘和推选出来。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就协助奥组委开展了制服的设计征集和评审工作,这是我们第二次承担这个任务,我们一定把这项工作做为行业的大事抓紧抓好。同时,我们也会积极与各国行业组织沟通,欢迎世界各国的设计师、艺术家参与征集活动,我想这也会是一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国际性设计大赛事。

冬奥制服设计要把握“形”与“神”

新京报:你认为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征集对中国服装设计有什么推动意义?

陈大鹏:这次的制服设计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不仅只是“形”与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神”的把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服装设计做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要实现从服装制造强国向时尚强国的转变,文化创意、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是重要的着力点。

中国服装行业要在当代生活方式和全球化视野中,形成具有中华优秀文化底蕴支撑的时尚语境和精神气质,同时又不失对全球时尚发展具有当代意义的态度、表达和展现,体现出对世界当代时尚的贡献、创造和推动,是这一代行业人的使命和目标。

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在全行业的征集,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平台上对这些问题做出一定的回答,对于中国服装设计视野的拓展、理念的提升和新时代生活美学、审美价值都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