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务品牌含金量

近期,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举办,旨在搭建全国性、高层次平台,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提高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

劳务产业被称为“铁杆庄稼”,与种植业、养殖业并称农民增收的“三驾马车”。随着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众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事建筑、制造、餐饮、家政等诸多行业。在西部很多地方,劳务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60%以上的比重,并且逐渐形成了“庆阳保姆”“西吉架子工”等一批在区域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次举办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彰显了国家对提高农民技能和促进农民高质量就业的重视。各地要借机大力提高劳务品牌的“含金量”。

提高专业性。专业技能是务工人员的立身之本,也是打造品牌的关键。唯有专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持续发展。近年来,有的劳务市场出现“用工荒”。一方面,生产标准逐步提高,企业招工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很多农民找不到工作,转移就业难,究其原因,是缺乏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广大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和技能进阶,并培养“工匠精神”,以技术突破和经验积累不断打破瓶颈。

增强组织性。在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推动下,劳务经纪公司将农民组织起来务工,不但有利于形成品牌,提高品牌溢价能力,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而且有利于劳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保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如西部一些省份以“县级劳务市场+乡镇劳务公司+村劳务工作站”三级劳务服务体系,组织农民到东部务工。疫情防控期间,多地“包车”“包机”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发挥了重要的促就业、保生产、稳供给作用,体现有组织的优越性。各地要进一步促进农民务工组织规范化,提高对接效率,加强权益保护。

提升就近性。在一些劳务组织驰骋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家附近务工也不容忽视。因为就近务工既能挣钱,也能顾家,避免“空心村”现象,有利于乡村振兴。因此,各地要提高务工的就近性,着力打造手工、家政等一些妇女劳务品牌,便于她们赚钱顾家两不误。

优秀品牌是高质量的代名词,品牌战略不失为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因此,各地应夯实劳务品牌建设的环境支撑,推动劳务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冯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