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56.8%!武汉公安高效破小案提升群众安全感

极目新闻通讯员 郑成波 詹绾

2月20日,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获悉,新年伊始,武汉公安聚焦群众十分关注的民生小案,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发起凌厉攻势,严厉打击传统盗抢骗案件、精准打击岁末年初多发违法犯罪、重点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全力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环境。截至目前,全市盗窃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56.8%。

视侦民警抓获砸车窗嫌疑人

数智赋能快破严打

小案件,也要打出大仗的气势。2月14日,汉阳区一小区地下停车场发生盗窃车内财物案。警务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生物信息后,利用“鑫警务APP”在5分钟内锁定嫌疑人倪某。专班民警闪电出击,仅用2小时就将其抓获。

“在传统现场勘查模式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勘查系统,信息流转和办案效率明显提升。”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鑫警务APP”在民生案件大会战中“大显身手”,截至目前,已助力民警抓获119名犯罪嫌疑人。

整合各警种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武汉公安将全市轨道辖区划分为三大战区,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限,统一调配办案力量,集中优势兵力攻坚民生小案。

1月20日,乘客熊女士因刷单被电信诈骗4000余元。接警后,轨道交通管理分局立即调度“三警”联动齐上案,快速研判涉诈账户和资金流向,一举抓获2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盗抢骗类案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严防“小案件”造成“大影响”。工作中,作为牵头单位,视侦支队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围绕发案区域时段、侵害目标、作案手段等规律,因地制宜探索系列新战法,使打击工作更具靶向性和精准度。

同时,结合“冬季行动”“雷火”“民生案件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全市各分局及实战部门强化数智赋能,对团伙、系列、跨区域类民生侵财案件,综合采取提级侦办、区域会战和领导包办等途径,实现快速精准出警处置、快速组织抓捕、快速破案追赃。

武昌民警抓获嫌疑人并追回赃物

一体研判做实支撑

“各小组注意,嫌疑人又换乘地铁。”“另两名嫌疑人往府河大堤方向逃跑,请前往抓捕!”1月26日,在市局视侦、刑侦、大数据等多部门的协同作战下,江岸区公安分局从辖区一起盗窃现发案件入手,通过拉网排查、循线追踪,历时8天成功打掉一个盗销财物“一条龙”犯罪团伙,依法刑事拘留王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初步查证系列案件3宗6起。

“一体综合研判、完善快反体系、强化日常调度、坚持打防结合、做实支撑保障、持续跟踪问效。”武汉市公安局民生案件大会战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民生侵财类案件,武汉公安建立了体系化工作格局。

武汉市、区、派出所三级公安机关实行战区捆绑作战,实现警力融合、警务畅通,全面落实24、48、72小时警情盯办、案件研判和数据统计等督办机制,强化预审攻坚,完善证据链条,有力提升案件打击速率和办理质效。

2月3日,硚口区公安分局连续接到群众报警,称停在地铁站附近的电动车电瓶被盗,专班民警秉持一体研判的工作思路,对案件进行串并分析,迅速锁定并抓获嫌疑人杨某。

“警察同志,我车内财物也被盗了。”2月8日,群众张先生停放在欢乐大道一大厦地下车库的车辆玻璃被砸。案发后,东湖风景区公安分局民警初步侦查发现,该犯罪团伙反侦查意识较强,流窜多省作案。随后,市局刑侦等部门、分局侦查中心、派出所同步开展大数据分析和视频追踪,一举将李某等5名嫌疑人抓捕归案。

硚口民警收缴嫌疑人的作案工具

释法宣讲追赃挽损

破案有力是基础,追赃挽损系民心。

“犯罪嫌疑人有外逃迹象,必须尽快抓捕归案,防止其销赃逃窜。”2月8日,东西湖区辖区群众报警称,其家中保险柜被撬,现金、黄金等财物被盗。

接警后,东西湖区公安分局专班民警迅速行动,兵分多路展开追捕。经过连续奋战,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面对审讯,李某起初百般抵赖,拒不认罪。民警一方面按照“零口供”办案标准,全面固定相关证据;另一方面通过释法宣讲、政策攻心,最终突破李某的心理防线,使其如实供述了犯罪经过,并主动上交赃物。

“我认识到错误了,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2月18日,武昌区公安分局首义派出所接到一起手机被扒警情,民警经过多方侦查,锁定嫌疑人夏某。随后,民警通过电话多次对其开展耐心劝导、释法明理,当日下午,夏某主动到所里自首,并归还被盗手机。

据了解,自年初以来,武汉公安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首要目标,通过提升打防效能、挤压作案空间、降低发案风险,同时落实认罪认罚与退赔激励机制,最大限度为群众追赃挽损。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