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蓝靛技艺,美丽的侗族姑娘用双手书写非遗致富路!

生命因传承而精彩,在“时代记忆·非遗地图”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时代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文化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本期非遗传承匠人:陆彦梅,为“时代记忆·非遗地图”平台合作匠人——

陆彦梅,女,侗族,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蓝靛靛染技艺传承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是对蓝靛靛染工艺的生动描绘。千百年来,靛染与织、绣相交相融,奔涌在侗族妇女的生活与生命里。手工赋予自然植物以活态创变,成就了生活中的实质用物,也让侗族妇女们拥有了果敢热情的生活态度。

在黎平县肇兴古镇长大的侗族姑娘陆彦梅,就是一位发现靛染之美,用靛染创造出美好生活的人。这里是侗族同胞聚居人口最多的村寨之一,被喻为千户侗寨。

在苗山侗寨,有一项流传了千年的传统靛染工艺。每年夏季伊始,侗族同胞就上山采集植物,然后浸泡多日,经过数道工序后,抽出靛染染料,并用此染制成蓝、青等色的侗布。在外婆的谆谆教导下,陆彦梅成为当地传统手工艺蓝靛靛染传承人。

她传承靛染、刺绣之美 ,致力于侗族靛染,豆染的研发,在以传统靛染、豆染、蜡染、扎染、纯植物彩染等天然印染技术的基础上,多种技能相结合,创新设计了很多受人欢迎的旅游商品。多年的积累,技艺越来越精湛,获得刺绣大师和蜡染大师称号。

“古往今来,侗族都用蓝靛染制的侗布做衣裙,其色泽艳丽,有着山野植物的清香,古色古香。蓝靛染料的制作是侗布的重要基础,蓝靛的制作耗时长,工艺繁杂。”陆彦梅这样说道。

侗布古朴美丽,如今已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侗族妇女瞅准时机,开始在农闲时节,制作侗布售卖,贴补家用。陆彦梅则由此走上了创业之路。在2014年,陆彦梅带领同村妇女,成立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县城和旅游区开设了三家实体店。

合作社生产的“侗品源”品牌围巾、服饰、床上用品、手工布包等多达3000余件,仅2015年就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00多人就业。

现在,陆彦梅依靠传承与创新,正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侗家姐妹通过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更多作品欣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