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田千层浪,又到一年麦熟时。”当前,小麦生长进入灌浆期,这是决定小麦粒重形成的关键阶段。然而,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为小麦生长带来挑战。面对这一情况,柘城县迅速行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面开展小麦后期管理及“干热风”预防工作,多措并举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5月14日,在柘城县马集乡史楼村种植大户王俊哲的麦田里,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技术指导场景。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推广研究员皇雅领正在为农户详细讲解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核心要点。“小麦后期管理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牢牢抓住关键窗口期。”皇雅领介绍道,“其一,科学浇好灌浆水至关重要。对于土壤墒情欠佳的麦田,要在小麦灌浆初期及时补水,以此满足后期水分需求,调节田间小气候,降低冠层温度,有效预防和减轻‘干热风’危害。浇水时,务必紧盯天气变化,选择无风天气小水慢浇,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小麦后期出现倒伏现象,一般在成熟前15天内不宜再浇水。其二,及时喷施叶面肥不可或缺。在小麦灌浆期,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机类水溶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能够有效保护叶片功能,增强小麦抗逆能力,防止早衰,促进籽粒饱满灌浆。其三,综合防控病虫害刻不容缓。结合‘干热风’防范工作,根据病虫害发生态势,合理选用并科学混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统筹防治白粉病、叶锈病、麦穗蚜等病虫害,实现‘一喷多防’。推荐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同时依据天气状况适当增加喷肥用水量,切实提升喷防效果,从而达到抵御‘干热风’的目的。”
“我一定严格按照农技专家的现场指导,科学预防‘干热风’,做好科学灌溉、叶面补肥工作,并提前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全力以赴确保今年小麦稳产增收。”史楼村种植大户王俊哲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柘城县农业农村局已派出130余名农技人员下沉到小麦生产一线。他们深入指导全县小麦种植户,通过落实适时浇好灌浆水、喷施叶面肥等一系列科学举措,积极防范干旱、“干热风”等灾害天气。同时,柘城县毫不松懈抓好小麦后期管理,将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细。目前,全县累计浇灌面积达127万余亩次,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次,“一喷三防”面积达113.1万余亩次。(赵香华 马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