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极子按:他坐在神域的边缘,驻守在连接神界和中土的彩虹桥畔,诸神的黄昏时分他便吹响巨大的号角。
瑞典画家马丁·埃斯基尔·温格(Mårten Eskil Winge,1825 - 1896)自1860年代之后绘制了一系列以北欧神话为主题的油画,其中《索尔大战巨人》被誉为19世纪最经典的雷神形象。
▲[瑞典] 马丁·埃斯基尔·温格《索尔大战巨人》,1872年,布面油画,26 x 32.7 cm
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家博物馆藏
1872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五将它买下,并捐赠给瑞典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时便吸引了大批观众,人们为了在这幅画前伫立片刻,往往需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长队。但即便如此,瑞典人依然乐此不疲,只因该画向观众传导了民族自由主义的精神力量。
▲[瑞典] 卡尔·弗雷德里克·基尔博《查理十五骑马像》,约1860年,布面油画,57.5 x 45.5 cm
瑞典斯德哥尔摩 皇家军械库藏
温格的绘画深受“哥特主义”运动的影响,这场文化运动在当时的瑞典如火如荼地展开,激励北欧人对其哥特祖先的光荣历史进行追述。艺术史家将北欧民族的祖先追溯到北欧诸神那里,将他们塑造成用真理战胜邪恶、用民主打击蒙昧的光辉形象。
▲[瑞典] 马丁·埃斯基尔·温格《战场握别》,1866年,布面油画
这种民族复兴意识不但体现在温格等画家的北欧主题作品中,而且还以哥特式木板教堂为摹本,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复建了许多木结构建筑。
▲博尔贡木板教堂,1180-1250年
挪威莱达尔镇
▲海达尔木板教堂,13世纪初,1849-1851年修复
挪威诺托登市
然而,自从1992年以来《索尔大战巨人》这幅油画便不再对公众展出,因为人们担心雷神腰带上的卐字符会引起人们对纳粹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负面记忆。但实际上,这种被称为Swastika的符号在新石器时代广泛出现在各种文明的人工器物上,而在北欧日耳曼人的铁器时代里它被赋予了神圣意味,往往指涉最高神祗奥丁或雷神索尔。
▲雷神腰带上的卐字符
如果说雷神索尔被后世民族主义者赋予了种族色彩的话,那么“诸神的守望者”海姆达尔则为人间规定了阶级。这是一位皮肤白皙、满嘴大金牙的神明,他要么跨上金鬃骏马漫天驰骋,要么端坐在神域的边缘,驻守在连接神界和中土的彩虹桥畔,世界树上的枯枝败叶纷纷落在这位诸神卫士的肩上。
▲[冰] 《海姆达尔吹响号角》,18世纪,手抄本插画
冰岛雷克雅未克 Árni Magnússon研究所藏
海姆达尔天视如电,天听若雷,警戒着巨人的入侵,守护着众神的安宁。但树下的密弥尔泉夺走了他的听力,就像夺走奥丁的一只眼睛那样。可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妨碍他的职守,因为他依然能听见羊毛生长的声音。一旦诸神的黄昏开启,海姆达尔便会吹响巨大的号角,并将与邪神洛基战斗到底,成为最后一位阵亡的神明。
▲[德] 埃米尔·多普勒《海姆达尔在彩虹桥畔吹响号角》,1905年,插画
海姆达尔在爱尔兰语里还有一个别名——里格,也就是“国王”的意思。他在人间游荡,赠与人类来自神界的礼物。相传有一天,里格造访了三户人家,一家贫,一家富,一家中产。每户人家都盛情款待了这位君主,海姆达尔也不见外,该吃吃,该喝喝,到了夜晚便和男主人女主人睡一张床,并且睡在二人中间。于是,每家女主人都怀上了他的孩子。
▲[瑞典] 尼尔斯·阿斯普伦德《海姆达尔将众神赐与的礼物带给人类》,1907年,民族浪漫主义壁画
瑞典哥德堡大学礼堂藏
穷人家生下的娃,取名萨尔(意即“奴”),貌丑但强健,适合干体力活,成为全天下奴隶的祖先;中产家庭女主人生下一子,名叫卡尔(意即“农”),长大擅长驯养牲畜,造屋理田,成为农民、牧民和自由民的始祖;富家子叫做雅尔(意即“领主”),从小就锦衣玉食,成人后继承了大量财富,海姆达尔还教会了他读写卢恩文字,使他成长为一位能文能武的贵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王侯将相都是他的后代。这则神话故事与其说是在说明贫富贵贱各有天命,倒不如说是在暗示三六九等的人们都是同根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