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速览|运河城市扬州洛阳获评中国“年度美好文化”城市

今日看点

大运河沿线扬州洛阳获评中国“年度美好文化”城市

5月21日,2023—2024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发布晚会——“美好生活之夜”在成都成功举办。数十万公众参与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有关百姓消费热点、旅游意愿、创新创业动态、人工智能趋势以及城市满意度等多项重磅数据在现场发布。西安、扬州、洛阳、莆田、敦煌5个城市被评为“年度美好文化”城市。其中扬州和洛阳来自大运河沿线。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活动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指引,下设22项分级指标,关注百姓消费投资、就业创业、休闲生活、幸福感受以及对所在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服务综合满意度评价。据了解,本年度调查视角更为深入,大数据发现,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比上一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京津冀五家法院联合签署协议共护大运河

日前,北京通州、天津北辰、天津红桥、天津武清、河北香河五家法院,联合召开“凝聚法治力量共护千年运河”京津冀法院大运河保护研讨会。

会上,联合签署了《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多项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多项工作落实。

秉持协同共享、互利共赢理念,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机制保障同频共振、广泛深层交流合作、创新协同优势互补、注重实效主动作为的工作原则,五家法院将在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携手打造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样板。

《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了跨区域诉讼服务协作机制、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审判管理协作机制、调查研究协作机制以及联合开展保护大运河社会行动示范等协作事项,提出成立司法协作领导小组及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等联络运行机制。

未来五地将建立涉大运河保护审判数据通报机制,定期就审判管理做经验交流;建立涉大运河保护精品庭审、精品文书、精品案例数据库;创建“大运河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动态”,由五地法院联络员编写收集工作动态信息和重大典型案例,统一编辑后在五地法院网刊发;建立大运河保护基地集群,探索成立大运河保护法官工作站。

篆刻在济宁“活化”了运河记忆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运河印迹”主题篆刻作品展(济宁展),5月21日上午在济宁市美术馆隆重开幕。这也是“运河印迹”主题篆刻作品展启动以来,继北京、天津、沧州展出之后的第四次展览。

“运河印迹”主题篆刻作品展(济宁展),共展出篆刻印屏展板149块、书法作品28件、篆刻原石126方。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邀请的海内外著名篆刻家、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研究生创作的书法作品28件,篆刻原石作品20方、篆刻印屏展板96块;以及运河山东沿线德州、聊城、泰安、枣庄、济宁五地市优秀篆刻家创作的篆刻印屏展板53块、篆刻原石106方。这些作品涉及文化名城、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经典著作、地方特色、诗词隽语六个板块,都是运河沿线城市独具文化标识的词条。作为个性标签,“济宁展”对山东运河尤其济宁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词条,多维度彰显了运河山东沿线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显现了济宁的本土文化元素和市井烟火气息,用篆刻活化了运河记忆,为观众带来的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在呈现方式上,该展览大胆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和展示手法,烘托强化了现场氛围,设置的现场体验互动区,满足了观众亲身参与艺术创作的需求,实现了可听、可看、可触摸的立体沉浸式观展的创新。

运河动态

宿州举办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成果展

“大运河是宿州的母亲河。它承载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作为宿州人,我们要好好保护运河遗产、积极传承运河文化。”5月21日上午,在宿州市博物馆南广场观看宿州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成果展的市民王女士说。

在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到来之际,宿州市博物馆特举办本次展览,引导广大观众深入了解大运河、理解大运河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伟大文明和美好生活的历史经验,从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展览用图文结合形式,向人们展示十年来大运河宿州段的相关工作成果。展出时间将持续至5月30日。

全省首个!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可直接上下高速

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是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京台高速公路泰枣段改扩建工程增设的服务区。近日,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收费设施设计变更取得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开通后过往车辆可通过服务区直接上下高速。该服务区也将成为山东省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

经过与当地政府充分沟通,山东高速集团结合枣庄推动全域旅游转型高质量发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台儿庄古城“二次创业”的需求,汲取行业先进经验,持续优化设计方案,顺利取得山东省首个服务区收费站出入口设计变更批复。

大运河服务区收费站以ETC交易为主,辅以自助化智能设备,采用车道无亭化等方式,实现无人值守、智慧管控。过往车辆从服务区下高速前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台儿庄古城单程缩短20公里、40分钟。

天津:蓟运河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22 日,流经天津市的重要行洪河道,蓟运河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开工的蓟州区段,处在蓟运河上游,全长近 19 公里。作为流经天津市的重要行洪河道,在去年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中,这里的部分堤防和沿堤道路破损,这次治理中,将加高加固部分堤坝,拆除、重建老旧、受损的闸涵。

除了蓟州区段之外,整个蓟运河治理工程,还包括宝坻、宁河、以及滨海新区汉沽段,目前施工正在同步进行。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旁建成“智慧闸站”

记者5月22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岸的古运河边采访时看到,一座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具备“自动化”功能的“智慧闸站”悄然建成,成为剪影桥旁的又一道景观。

这一闸站名叫二桥排涝站。闸站建成后,对整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桥排涝站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闸站结合形式。泵站主要由站身、进水前池、进出水池、穿堤涵洞、进出水侧翼墙等组成。负责工程建设的邗江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介绍,“这一闸站十分先进,将实现自动化无人值守,远程监控。”

记者同时了解到,二桥排涝站重建工程不仅对抽排水能力进行提升扩容,还进行了配套景观打造,在闸站周边15米的区域,栽种紫薇、红叶石楠、四季桂等苗木,同时铺设步道,整个绿化和景观打造面积在1400平方米左右。

苏北运河首次统一发布全线船闸日运行计划

为进一步消除闸船之间的信息壁垒,打通信息传送“最后一公里”堵点,苏北航务管理处自2024年5月21日起,正式在船讯通APP“通航公告”栏目每日定时统一发布苏北运河船闸当日运行计划,包括十个梯级28座船闸的待闸、水位、船闸开放情况、船舶调度计划及调度规则等。这是苏北运河首次统一发布全线船闸日运行计划,是“水运江苏”发展背景下,苏北航务管理处以优质服务为导向,进一步做好船闸运行信息的公示工作,提升船员过闸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之一。

苏北运河全长404公里,纵跨徐州、宿迁、淮安、扬州4市14县(区),水位落差33米,建有10个航运梯级和28座大型船闸,受水系、地域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线船闸运行调度计划各不相同。为了方便船员安排航行营运,知晓船舶过闸顺序、所过闸室,做到心中有数,防止产生船舶过号;适时掌握闸情、水情,结合船舶装载的实际吃水、水上高度,提前落实防范措施,保障过闸安全,苏北航务管理处主动作为,求同存异,以船员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制定并汇总各船闸运行调度计划,主动向船员推送和公示待闸情况、放行计划、水情信息等,确保闸船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李延晨 综述)

来源:扬州发布、北京日报、济宁新闻客户端、拂晓新闻网--拂晓报、大众日报、天津广播电视台、扬州日报、扬子晚报网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

责任编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