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落成

2月18日,普陀区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落成。而这也意味着,中远两湾城5万居民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超大社区有超大社区的痛点,老年人的就医需求、社区里的用餐需要、小孩子的幼托教育……其他社区简单的问题,在这里都要以几何倍数被放大,形成需求上的长尾效应。就连“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阵地”这个由科学测算而得出的基本标准,在中远两湾城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都显得捉襟见肘,遍寻整个社区,围墙内都难以单独拿出这么大的公建配套面积建设党群服务阵地,吸纳下沉的资源。

一边是百姓急难愁盼的需求,一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处境,普陀区决定跳出原有经验的桎梏,在物理小区之间找寻一个中间点,一站式集成党群、政务、生活、文体等综合功能,探索出一条超大社区居村党群服务阵地的服务之路。

2000余平方米室内空间,承载1万余户居民对于社区生活的美好期盼,价廉物美的“两湾食堂”,从早到晚犒劳着每个两湾人的味蕾;便捷可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让“小毛小病”在家门口就可以“药到病除”;社区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集成了居民区、物业、社区事务等各类办事功能,让居民不用再“跑断腿”;丰富的文体活动空间,让“幼有所育、少有所学、青有所往、老有所依”成为了现实。理发、维修、非学科类教育培训、邮局……这些原本受限于面积、布局、距离等基础条件的功能,全部在1690党群服务中心内找到了“归属”。

“神经末梢”的灵敏度,其实就是居民诉求的能见度。这些功能的设置并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在一次次“铁脚板”的丈量中,在一次次“见心田”的问需里得来的。5次社区代表座谈会、217次登门拜访式调研、1600余张调研问卷,来自区委组织部、宜川路街道的机关干部,中远4个居民区党组织、32个微网格、96个楼组的党员骨干,饱含着对家园工程的无限赤诚,访民查情,把一句句家长里短化作了1690的蓝图。

1690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1代表一个居村党群服务阵地旗舰站,6代表市委党建引领六大工程的普陀实践,9代表为民服务九大功能,0则是“四百”大走访零距离。巧妙的是,1690更是苏州河两湾段的岸线长度。

这双重的寓意,正是以民为本的治理价值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超大社区、老龄社区、人才公寓”,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如何做优做实“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才是关键。

今年,普陀区将围绕不同社区类型,分门别类出台居村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标准,并评选一批居村示范党群服务阵地,为全区居村党群服务阵地能级立标准、树标杆,全面推动体系再优化。同时,健全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群众为主体、多元力量赋能的居村党群服务站运维保障机制,通过职能部门配送、区域单位共建、社会力量补充等整合各类资源,形成需求、资源、项目清单。

作者:张晓鸣

文:张晓鸣图:采访对象供图编辑:王宛艺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