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基督遗体

静笃君按:自我实现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欲望,自我实现是人生的任务——人必须成为自己的创造者。(虚极子语)

坐落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十九世纪上半叶,收藏有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世界各国绘画艺术品。这座美术馆免费开放,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美术馆之一。这里藏有欧洲北方文艺复兴大师、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1497-1543)的代表作《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这幅画因画面底部中央绘有一只扭曲变形的骷髅图像而著名,其内涵神秘难解,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著名谜题。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小汉斯·霍尔拜因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他出生于巴伐利亚奥格斯堡的一个艺术世家,其父老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Ältere,1456-1524)也是一位画家。十八岁时,小汉斯移居瑞士巴塞尔,在那里他结交了欧洲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von Rotterdam,1466-1536),并为人文主义者的著作画插图,还为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绘制插图。

在这幅《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中,也充满了人文主义因素,比如画中那个著名的多面体日晷:

▲ 油画《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1533,局部)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这个多面体日晷是小汉斯·霍尔拜因很爱使用的一个道具,它也出现在画家为德国人文主义者、天文学家克拉策(N. Kratzer)所作肖像中:

▲ 油画《克拉策肖像》(1528)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在巴塞尔期间,二十五岁的小汉斯·霍尔拜因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名作《墓中基督遗体》(1520-1522)。该作品以真人大小(30.5厘米×200厘米),用近乎怪诞的方式描绘了躺在坟墓中的神子耶稣,他瘦骨嶙峋,伤痕累累,发丝耸直,死不瞑目:

▲ 油画《墓中基督遗体》(1520-1522)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巴塞尔艺术博物馆

由于新教反对在教堂里装饰画作,因此小汉斯·霍尔拜因在瑞士的生活愈发难以为继。为了谋生,三十岁时,画家在英格兰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1478-1535)的推荐之下移居伦敦。不惑之年,小汉斯·霍尔拜因成为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伊拉斯谟、托马斯·莫尔和亨利八世的诸多肖像都出自小汉斯·霍尔拜因之手:

▲ 油画《伊拉斯谟肖像》(1523)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 油画《伊拉斯谟肖像》(约1515)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 油画《托马斯·莫尔肖像》(1527)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纽约弗里克收藏馆

▲ 油画《亨利八世肖像》(1537)

德国文艺复兴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作

现藏于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