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每天有100万+的跨市通勤流量:
清晨,25万+东莞居民奔赴外市工作,26万+外市居民涌入东莞开启忙碌的一天;
傍晚,他们再次跨越城市边界,回到各自的住所。
日复一日的“双城生活”,不仅勾勒出城市职住交错的格局,更折射出湾区深度融合的脉动。
本期,东规院用百度慧眼通勤大数据聚焦这场跨城洪流,揭秘“双城故事”背后的生活真相与时代图景。
环莞律动:三大城市通勤圈
东莞市与周边城市通勤联系强度
东莞,位于大湾区中心,每天有大约13%的通勤者往返于她和周边城市,其中与深圳、广州、惠州的联系最紧密,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通勤圈。
东莞与周边城市跨市主要通勤联系强度
东莞各镇街与“广深惠”跨市通勤联系情况
莞深融合:科技与生活的双城交响
东莞和深圳,就像亲密的“双城伙伴”,每天有超过一半(52.7%)的跨市通勤族在这两座城市间穿梭,覆盖东莞大部分镇街。其中,凤岗、长安、塘厦、大岭山、松山湖等临深园镇与深圳联系最为紧密:凤岗镇主要发挥居住功能,为深圳提供居住支持;长安、塘厦等镇的居住和就业功能较为均衡,双向人口流动明显;受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松山湖吸引了大量深圳居民跨市就业。而深圳的宝安、龙岗、龙华等地与东莞联系最为紧密。
深圳各区与东莞强联系镇街通勤情况气泡饼图
东莞与深圳通勤联系强度情况
莞穗联动:产业与居住的跨城纽带
东莞和广州之间,也是你来我往,热闹非凡。不过,东莞居民去往广州工作的比例稍高一些。具体来说,广州的增城和黄埔与东莞关系“最铁”,但又各有不同:增城居民多是来莞工作,而东莞居民则偏爱选择黄埔就业。
东莞与广州联系最密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水乡地区和中心城区。细化到具体空间,麻涌麻二村、大盛村等临穗社区为对岸黄埔新港提供居住服务,麻涌新沙港则反向吸引广州居民前来就业;中堂镇的江南村、槎滘村与广州之间形成了多个双向通勤热点;而增城区的沙庄社区居民则多在东莞石碣镇就业。
广州各区与东莞强联系镇街通勤情况气泡饼图
东莞与广州通勤联系强度情况
莞惠连线:宜居与便捷的近邻生活
在莞惠通勤圈中,惠州主要承担居住功能,远距离通勤较少。惠州与东莞的联系主要集中在两市接壤地区,大量在石龙、石排、桥头、谢岗等临惠镇街工作的人群,选择在惠州石湾、园洲、潼湖、沥林等镇置业生活。
惠州各区与东莞强联系镇街通勤情况气泡饼图
东莞与惠州通勤联系强度情况
通勤群像:年轻的技术追梦人
通过对百度慧眼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跨市通勤族的画像,他们是湾区活力的具象体现,也是“双城生活”主力军的缩影。跨市通勤族大多“技术密集、收入稳定、消费能力较强”。
跨市通勤族里,男性是主力,占了64%,超过56.7%的全市男性比例。年龄上,25到44岁的人群最多,占了78.6%,是通勤的绝对主力。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的通勤者占了27.9%,大幅高于13.2%的全市平均;专业技术人员快占了一半,达49%,文职人员也不少,占了29.4%。收入上,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中高和高收入人群占了33.7%,远超13.7%的全市水平。消费水平也以中高水平为主,95%以上的跨市通勤族都属于中高消费人群。
东莞跨市通勤人群画像
双城生活:机遇与挑战并存
跨市通勤,不只是换个城市居住或工作那么简单,它关乎房价、工作和生活的全面考量。这种“双城记”,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
01 住得舒心:找个“好窝”很重要
对于跨市通勤族来说,有个舒适方便的家是关键。凤岗镇,靠着深圳,房价亲民,成了深圳上班族的热门选择。南城西平,生活配套齐全,交通便利,地段又好,是中高收入通勤族的理想之地。惠州石湾,房价不高,交通方便,环境也不错,深得在石龙工作的人喜爱。
跨市通勤市民居住小区Top30
02 发展机会:哪儿有舞台往哪儿去
职业发展是跨市通勤的重要驱动力。松山湖作为东莞的科创中心,吸引了大批技术人才,让莞深两地的人才流动起来。长安和深圳交界处,制造业发达,是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的聚集地,形成充满活力的跨市通勤走廊。麻涌和广州交界处的港口产业集群,则成为承载广州和东莞两地人才的重要就业平台。
跨市通勤市民工作地Top30
03 通勤之困:时间太宝贵
跨市通勤,工作机虽然会多了,但通勤压力却不小。时间成本尤为突出:跨市通勤族平均每天通勤38公里,单程就要约1小时,一年下来,通勤路上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早晚高峰的莞深高速、广深高速、莞番高速、龙大高速、厚大路、龙升路等跨市通道的关键路口,更是每天都上演着令人窒息的“慢动作”,让人直呼“路漫漫其修远兮”。
跨市通勤热点路段空间分布
未来展望:湾区融合,无界生活
“双城生活”不仅是日常通勤的奔波,更是生活梦想与区域融合的交响曲。它为每个追梦人开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城市群注入强劲的创新动力。优化跨市交通格局,提升通勤效率,为跨城通勤者提供更多元的就业和居住选择,将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未来,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东莞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将更加紧密,不仅会让日常通勤变得更加高效,也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度融合,让“双城生活”焕发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下期预告」
告别跨城的奔波,东规院将目光聚焦于东莞市内。东莞市民在市内通勤究竟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到“幸福通勤”?哪些区域通勤最为便捷?下期将深入揭秘东莞市内通勤的现状。
品牌介绍:
“东规数智(DPDI,Dongguan Planning Digital Intelligence)” 系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信息应用创新中心数智实验室全力打造的服务品牌,专注于运用大数据及信息化新技术,从人口、产业、生态、公服、交通、社区等多元要素视角深入挖掘和剖析东莞城市的运行特征,为东莞市的精细化设计、建设与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东规数智”近期主要聚焦于东莞城市系列年度研报发布,后续将进一步拓展研发城市运行智能监测应用系统。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来源:东莞规划院
编辑:袁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