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院名医】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糖尿病是以体内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具体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属于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禁食8个小时空腹状态下显示血液中血糖含量≥ 7.1mmoL/L,葡萄糖负荷试验2小时血糖含量≥11.1mmoL/L,确诊为糖尿病。

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病情进展。那么,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应该如何正确治疗?又该如何有效日常护理呢?

一、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1. 遗传因素

父母或者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将糖尿病的基因遗传给子女后代,子女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

2. 胰腺疾病

患有胰腺疾病的患者机体制造胰岛素的能力将有所减退,从而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可能性。

3.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长期久坐少动,肥胖或者超重等,将导致身体内胰岛素抵抗,对诱发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影响。

4. 病毒感染

特别是1型糖尿病,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可直接损伤机体的胰岛β细胞,并可启动自身免疫反应加快胰岛β细胞的凋亡,从而诱发糖尿病。

二、糖尿病应该如何正确治疗?

1. 药物治疗

遵循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和身体情况,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口服药物。具体包括格列奈类、磺脲类等经典促胰岛素分泌剂;双弧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非促胰岛素分泌剂;沙格列汀、维格列汀、西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二是注射药物。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根据其起效的快慢,人胰岛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预混三种制剂,胰岛素类似物有速效、预混和长效类型。依据患者实际降糖需求进行选择;艾塞那肽、度拉糖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可增强患者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通过中枢性食欲控制抑制减少进食量,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手术治疗

具体包括代谢手术、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等,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群体,在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术后进行科学的生活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严格的日常护理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糖尿病患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日常护理。

1.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护理方面,需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构建均衡饮食结构,维持并恢复较为理想的体重。在进食前进行膳食营养配比的计算,通常情况下,碳水摄入量占食物总热量的50%至60%,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的15%至20%,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5%至30%,成年患者每天主食的摄入量在250g至400g之间,蛋白质摄入依据标准体重适当给予,每天每千克给予0.8g至1.2g,以动物蛋白质为主,此外,还需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2. 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可依据医生指导,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慢跑、瑜伽、太极等有氧运动项目,不宜选则爆发用力、静止用力的运动项目;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每周进行5天至少30分钟的运动,并循序渐进延长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在运动之后,进行5~10分钟的慢走或者自我按摩,促进肌肉放松,消除运动后的疲累感。

3. 病情监测

对于血糖控制较差或者病情危重的患者,需每日检测血糖含量,并详细记录,直到病情稳定,血糖能够有效控制;进入病情稳定期的患者,可适当减少血糖检测的频率,定期进行,还需监测自身身体状态,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采取针对性治疗。

4. 生活护理

规范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积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忌烟忌酒,减少对身体的影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缓解不良心理情绪。

总而言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好发于肥胖、长期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具有家族史等人群。当确诊糖尿病时,患者需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日常生活护理,以此减少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 伍琳凌】

【编辑:XC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