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后1天,白百何回来了

看《亲爱的新年好》,有点丧。片名是红彤彤的,现实却是黑漆漆冷冰冰。

在电影中,北京特别欺负人。

主角没有一个活得伸展,个个憋屈,住小阁楼,骑破自行车,去棚户区偷发传单,在五星级酒店门口被赶,谈恋爱被当成炮友......一晃30多岁,一切都没个着落。

理想丢了。爱没了。母亲偏瘫了。钱一点没挣着。何谈成功,连尊严都难以保全。

在主角身上,许多漂泊者都会觉得:这是同类。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上着相似的班,租着同样的房......

如此一来,有些声音就由个人呓语,渐渐变成时代最强音:走,还是留?

这个发问由来已久。

2010年,逃离北上广,就已是一种舆论风潮。

一晃10年过去了,这种舆论还在风行。你依然能在各种场合、各个角落,听见大家以不同的声音提到它。

这说明什么?

说明北上广确实不好呆。

改变潮水的方向,更像是口号。阶层固化论,才是更多外来者的认知。

可是,哪怕城市如此冷漠残酷不公平,大城市的人口,还是不可抑制地增多。

《2019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称,9成人选择留在北京。

广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外来人口逐年激增。2018年末是1490.4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40.6万人。今年仍在爆涨。

人民网在调查中,听见以下声音:

46.1%的外来者称,城市机会更多;

14.6%的人认为,都市人群更有素质;

12.3%的人指出,这里的就业更公平。

外来者还认为:

城市拥有更健全的基础设施;

相对丰富的产业构成;

简单的人际关系;

视野;

舒适的生活环境......

用嘴巴投票,可能有悖本心。

用脚投票,才能看出真正的趋势。

当每个阶层的人,都在拼尽全力涌向城市,造成的时代趋势就是: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进程。

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也是人才蜂拥而至的乐土。

马力曾在知乎上写到一件事。

有一回开会,站在有落地窗的会议室里,有人看着窗外的雾霾,感慨地说:“看看窗外就想离开,但是看看屋里的人,又想留下来。”

就是这样。

伟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负的人。

人才在哪里,机会就在哪里。

《亲爱的新年好》的最后,白树瑾逃离了,最终又回到了北京。

她站在阳台,对着北京的夜空大喊:北京,我回来了。

而这个举动,还暗含另一种深义:更多逃离者,其实无路可逃。

富裕阶层的孩子,一线城市就是战场,是他们的天下。资源人脉机会那么多,他们不可能走。

贫困家庭的孩子,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在北上广不如意,在二线、三线、四线或十八线小县城,就如意了?

田园牧歌是一种想象。

真正到了乡村,你看到的,恐怕是一条条粪便堆积的泥巴路。而你像《立春》中的王彩铃一样,被当成怪物,和“六指儿”。

《亲爱的新年好》在广州路演的那天,我采访了白百何。

我也将这个问题问了她:如果你是白树瑾,你会离开么?

她果断地说:不会。

白树瑾乍看起来,是一个非典型的打拼失败者。

但她不离开。

因为这里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更优质的公共资源。

而且存在一个看不见的好处:大城市的外溢性。你不仅能获得本身的成长,也会得到圈子正向的影响。

就像马化腾之所以成为今天的马化腾,《乘风破浪》里的答案是:因为他去了深圳。

更靠谱的解释是:因为身处人才中央,他迟早会成功。

当时他的圈子里,有一个叫丁磊的牛人,率先在广州成立了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做了一个网易邮箱和163.net,卖了几百万,开始创业。

他受了启发,在深圳创建了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名字大家都知道:“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再再后来,互联网的一半江山,都是马家的。

人才的成长是集团性的。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呈幂律分布的。

1897 年,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考察人群财富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

越有钱的人越容易赚钱。

人才越多的城市越吸引人才。

大城市会越来越大。

聪明人会越来越聪明。

机会多的地方会诞生越来越多的机会。

这种分布意味着什么?

万维钢说,它意味着这个世界非常不均匀!

有人能以一人之力,拥有全国10%的财富。有的城市,能启动80%以上的时代大变革。

你选择站在哪里,很重要。

罗振宇曾经给过年轻人一个建议:

1.去大城市。

2.去牛人扎堆的企业。

3.去业务交流氛围最浓厚的部门。

而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地方。

在电影末尾,白树瑾新书出版,大获好评。她拥有了更多可能。

这种成长,非北京不能成就。

因为这里给予她最前沿的思考,也给了她最好的出版资源。

在电影中,白树瑾曾说:逆袭的故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幼稚的。

但有趣的是,她自己却迎来了happy ending。

这是打脸么?

不,它更像是暗示:

在北上广活不好,将此事实归因于北上广太残酷,是有偏差的。

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

你懒惰、情商低、工作不喜欢、专业技能低、业余时间全浪费、公司没前景、上司苛刻、房租太高、自己没发展空间、找女朋友浪费了太多时间和钱、滥交朋友、应酬多、娱乐多、病、失恋......都是其中的一个变量。

其中任何一环,都可能导致:我在北上广混得差。

但社会竞争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动员。

也可能其中一环做得出类拔萃,就拥有了新机会和新可能。这种未知,就是大城市销魂夺魄的魅力。

就像白百何说:“也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传奇。

传奇深处,有一个核心的声音。

北京告诉你,你要够有野心。

深圳告诉你,你要够拼,能力够强。

上海告诉你,你要有格调。

广州告诉你,你要够有钱。

每一个外来者,沿着城市的召唤前行,慢慢地,会附带上城市的气质,站在灯火中央,成为局中人。

这个过程中,你我都是孤单行军。

但放眼一望,我们浩浩荡荡,到处都是我们的族群。

比如《亲爱的新年好》里,白树瑾是你,是我,是她,是我们任何一个人。

你会悲伤于她的悲伤,喜悦于她的喜悦。

你会看见自己,也看见大时代的温情。

而这,也是电影想借影像,对千万北漂、广漂、上漂、深漂说的情话:

亲爱的,新年好!

作者:周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