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停播,是收视率的沦丧还是预算的缺失?

正文共2649字 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女生宿舍为何深夜发出异响?荒村平房为何鬼影闪烁?千年古尸为何

正文共2649字

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女生宿舍为何深夜发出异响?荒村平房为何鬼影闪烁?千年古尸为何半夜怒吼?这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还记得那些年看过的走近科学吗?

这些充满标题党气息的节目引导语,一度是老牌自媒体爱用的标题。重复源头,正是来自《走近科学》。

国庆节的前一天,央视最著名的科普栏目《走近科学》停播了。

所谓停播,就是不会再见的再见。

消息一经确认,大量网友在原博下评论回复:

“这到底是收视率的沦丧还是付出的缺失?”

“太可惜了,再也没有吃飞机掉下来的屎尿那么有喜剧色彩的科普了”

“我以为走近科学早就大结局了,没想到还在”

“就这么结束了?好无声无息的感觉。。。。”

“我还记得有个女的天天吃农药,结果是农药太久了没毒性了”

“啊...走近科学居然有大结局”

……

对于很多00后来说,《走近科学》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对80和90后而言,这个节目是他们的一部分童年。

在最后一期的《治理水花生》中,节目以一句平平无奇的台词向大家道别: 节目的谢幕来得太突然,太低调了,没有预报,也没有煽情。

“一年过去了,原来饱受水花生侵害的实验田中,已经被大量的本地优势植物所替代。而橘园,也即将迎来丰收季”

一转眼间,许多人的童年就这样迎来了“丰收”。

《走近科学》的停播,或许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证明了广大人民群众终于走近了科学,远离了迷信。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在当时,全国有1.45亿文盲,文盲率高达16..5%。提升国民知识文化水平,刻不容缓。

1998年6月1日,一档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日播科教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横空出世。

在当时,这个栏目的目标可可谓惊世骇俗,栏目组一度曾邀请6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节目录制,为观众讲解尖端科学和技术发展。

然而,由于没人喜欢看外国人在电视中用完全听不懂的科学术语讲解那些离生活十分遥远的高深话题,因此节目收视率惨绝绝人寰。

勉强支撑到2003年,《走近科学》因为收视率不佳而受到了黄牌警告,栏目的生存一度受到威胁。

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组痛定思痛,请时任CCTV-1综合统筹部主任,现任CCTV-1综合频道统筹部主任兼主任编辑,金牌节目制作人张国飞对节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张国飞觉得,想提高节目收视率,达到让观众“走近科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让节目内容更“接地气”,深入到观众的真实生活当中,解决观众身边存在的,能够用科学进行解答的问题。

2004年3月,在张国飞的引入下,《走近科学》的节目表现形式从报道科学问题,解释科学事件,转变为关注和报道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

就这样,《走近科学》的画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最常见的不再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科学家,而是枯藤老树昏鸦,阴森夜幕,破旧的小平房,浓得化不开的大雾。

每期节目由一条新闻线索引出,发现新闻热点背后隐藏的生活中焦点,热点,疑点,难点及新现象,再通过科学的手段给予科学解释,从而引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

收视率鼎盛时期的《走近科学》,被网友总结为“开头悬疑片,中间恐怖片,结尾喜剧片”,经常看得大家是欲罢不能。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主持人张腾岳,也是很多网瘾少年的“童年阴影”。

太多90后回忆过去,那都是颤抖着打开节目,最后哭笑不得的关上电视机。

某新房不知为何,每天晚上都发生地震,而且只在这一户发生,其他的房子都平平安安,最后发现是地基没打好,隔壁房施工会带来共振……

某曾死过人的危房经常有鬼影闪烁,宠物猫狗在路过该房周围时全都极不情愿,甚至夹尾而逃。 调查后发现,其实是危楼内电线绝缘皮破损,电路漏电,导致地面带电,穿了鞋的人感受不到,赤脚的猫狗路过会被电击……

家中电视经常深夜自动开机,和自动换台,声音奇大无比,而白天却一切正常。 真相其实是对面楼下班晚的邻居和户主用同一款遥控器,经常深夜不小心遥控到户主家的电视……

村中湖里疑似似出现水怪,总在夜深人静时发出恐怖的叫声,令人提心吊胆,村民夜不能寐。 节目组实地探访研究之后,水怪的本体只是一条重达百斤的埃及塘鲺……

某小村周围新建了一个变电站,建好后村民发现整个村子竟然给高压电覆盖,用电笔测量发现,既沙发水泥还是空气全都带有220v高压电,大量村民身体不适,头晕恶心。 栏目组引导十余位专家进行调查,最终结果是村民测电的电笔坏了,测哪都有电……

四川某村出现奇特熊猫,与常见的大熊猫毛色相同,但习性,叫声,食性有极大不同。 当地动物专家鉴定可能是野生熊猫与犬类的杂交产生。专家调查发现,该“熊猫”实为染色的松狮犬……

还有其他自称是左宗棠的吸血僵尸小孩,云南湖里一团团的“水怪”,野人,深湖魅影,元代僵尸夜晚走路,瓷砖地冒血……

就连节目主持人自己,也曾在吐槽大会上自黑:

尽管节目一度被批评为“故弄玄虚,充分运用阴森的画面,诡秘的音乐,深沉的解说,鬼片的手法吊人胃口。”

“靠悬疑诡异博眼球,相当一部分的选题策划与科学毫不相关。耸人听闻的事件最终都沦为打着科学幌子的人造闹剧。”

但事实上,《走近科学》通过大量的故事性节目策划了辟谣,科普,破除灵异现象的作用。许多浪费村民多年的灵异话题,都被节目组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解决。当时的观众“走近科学”,不如说是“远离迷信”。

如今,发展中国家的文盲率已经超过5%左右,中小学入学率近100%,《走近科学》的历史使命终于完成,全民科学素养逐渐步入正轨。

这场既不轰轰烈烈烈,也不泪点十足的告别,象征着我们正在逐渐从“走近科学”转为“走进科学”。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对《走近科学》的节目感到恐惧,因为我们真的相信有灵异,有迷信,有鬼;而如今,《走近科学》已经变成网友们的“快乐源泉”,变成“央视版1818黄金眼”,因为我们不再相信灵异,不再相信有鬼,拥有了一颗对真相充满好奇的心。

我们渐渐明白了鬼神和超自然并不存在,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其实都有一个很简单甚至很无厘头的答案。

《走近科学》带我们破除一个又一个童年阴影,在两代人的心中种下了反迷信,求知,寻找答案的种子。

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破土而出,逐渐长成一棵棵棵参天大树。

谢谢你曾经让我们提心吊胆的打开电视,谢谢你曾经让我们满头问号的关上电视。

再见了,走近科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