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藏之前,我就经常翻看西藏的地图,除了唐古拉和冈底斯那几个著名的山脉,我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星罗棋布的“错”。经了解才知道,在西藏,人们通常把湖叫做“错”。西藏高原仅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密集区,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
踏入西藏,不论你在哪一条线路旅游,一路上,你都会遇到风景迷人、各具特色的“措”。因此,有人说这是一条'错、错、错,一错再错”的路。这些措,大措小措,或湛蓝、或柔蓝、或明蓝、或靓蓝、或浅蓝,不一而足,颇为撩人。它们如质地不同但同样耀眼夺目的蓝宝石一样,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碧绿的草原和洁白的雪山之间,令那些见到它们的人神经亢奋,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纳木措是一个美伦美焕、神秘梦幻的神湖,美不胜收不能用语言描述,因此不知道如何下笔。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的第一圣湖,它位于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之间。“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湖水最深处超过了120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
一大早从拉萨出发的时候,天空一直稀稀拉拉下着小雨,一路上也是时晴时雨。拉萨的朋友说,西藏地区的雨季就是这样的,也许你到了目的地,天就晴了。沿途藏北风光愈来愈美,广阔绵延的草原,随处可见的羊群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似两条巨龙时左时右蜿蜒曲折、并驾齐驱伸向无边无际的远方;
堆龙德庆县位于拉萨北部,发源于冈底斯山南麓的堆龙河流经堆龙德庆县西部,堆龙河畔丘陵起伏,群山连绵不断,具有明显的高原河谷垂直气候特征,山下路旁成熟的青稞、小麦呈现片片金黄,藏享色彩浓郁的建筑、村落散布其间,景色自然优美。我在车上禁不住拿起相机朝车窗外面拍摄起来。
位于当雄县境内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垭口,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措的必经之道,这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也是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垭口之一。垭口处矗立着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垭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祈福的经幡,从垭口向北眺望,如果天气晴朗时,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措呈现在眼前。不过,今天天公不作美,什么也没有看到。
进入纳木措景区,天空还在飘着毛毛雨,只是上了个卫生间的功夫,霎时间云从连片,逐渐散开成朵,天空逐渐变得一片蔚蓝,湖水边际的雪山也开始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时隐时现。蓝天白云下的纳木错的确让人感到惊艳,看到这一切,顿时肠子都悔青了,因为着急上厕所,把相机放在车上没拿下来,所以大部分照片均为手机拍摄。
扎西半岛在纳木措的东南端,向北延伸到湖中,是个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公里的半岛,岛中间有座几十米高的小山,可以俯瞰纳木措。因为怕高反,上了十来米就不敢上去了。站在这里抬眼望去,头顶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碧蓝的湖水浑然一体,远处皑皑的雪峰犹如琼楼玉宇,若隐若现,也是别有洞天。
路边有座迎宾石,无数条长长的经幡从山顶飘落下来,把巨石装扮的格外壮观。迎宾石是两块溶蚀石,也称为纳木措湖的门神。相传纳木措是一位女护神,她掌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先来到此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后方可朝拜纳木措圣湖,以保生意兴隆。
站在圣湖岸边,时而凝视,时而按下快门。纳木错湖,蓝的让无数的人产生了没齿不忘的爱;清的让无数心里空虚的人得到情感的弥补;静的让无数浮躁心烦的人找到了久违了的心息港湾。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人为她而魂牵梦绕,多少人因她而折服倾倒------也许这就是纳木错的神圣和她的魅力吧。
在藏地,几乎每一座神山圣湖,都有着传奇的神话由来。比如纳木错的传说:据说纳木措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还有传说纳木错是保吉山的情人,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说保吉山和纳木错偷情,还有一私生子叫唐拉札杰,我也不知道这里哪座山是他们的这个孩子。那个最壮观的就是念青唐古拉山了,他是一威震四方的大山神,当他知道自己的爱妻和保吉山的私情后,就一刀砍断了保吉山的两条腿。此后保吉山这个巨人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纳木错伤心的天天哭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这片美丽的眼泪湖。
.怀着一颗敬仰之心,慢慢靠近心中的圣湖。天边那一抹奇特的蓝,一直令人浮想联翩。它难道是情人的眼泪?如此晶莹、剔透、缠绵……近了,更近了,那一湖湛蓝,明眸无尘,此刻,我是如此真实地拥着她。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纳木错,则宛若少女一般优雅、恬静。纳木错,似乎不宜照相,不能入画……因为一切人的因素都无法描述她的神韵。
纳木错如同一个天然纯净的容器,盛装着人世间最纯真的美好,令人向往,面对它你会抛开心中所有的杂念,释放内心所有世俗的烦恼,平静地与之对话,这时,只剩下一颗自在的心。一位手持转经筒的大妈坐在湖边休息,口中念着听不懂的经文。不知为何,我忽然想起仓央嘉措的诗句:“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么多转山转湖的人,不知道他们心中想修的又是什么?
走近纳木错,对我而言,或许是走进了梦境。据说无数虔诚的人们来到纳木错,不为游玩,只为转经。也许宗教对于我而言,过于神秘也过于缥渺,但那种蓝却永远地镌刻进了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