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面,《倚天屠龙记》是比较难拍的一部,时间跨度大,人物繁杂,故事线有明显的断裂感,使之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翻拍次数远远少于同为射雕三部曲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而在人物繁杂的《倚天屠龙记》里面,又以武当五侠张翠山最为难演,原因有如下几个,一个是作为男主角的爸爸,他的故事独占了一卷,十章,四分之一的篇幅,喧宾夺主到这个地步,没有强大的魅力难服众;另一个是他的气质特殊,既有侠气,又有文风,像原著说的"身形的瘦弱竟掩不住一股剽悍之意",一般的演员没这个气场;第三个是他的人生大起大落,从少年风发,银钩铁划纵横江湖,到冰火岛十年磨难,到最后情义两难全,自刎殉情,戏剧张力太大,很难拿捏。
因为以上这三点,历个电视剧版本都把张翠山视为重中之重的难关,例如马景涛和苏有朋版都是男主角一人身饰两角,包办了张翠山张无忌父子,吴启华版则是由老戏骨刘松仁担此重任,才能沉稳过关。而正在热播的最新剧版,年轻的曾舜晞挑大梁,由实力派的李东学饰演张翠山。
在古装扮相上,这大概是最合适的一个张翠山,这一点所有人都不曾怀疑过,之前《甄嬛传》《绣春刀》都曾印证李东学的无死角古典美,作为新生代演员的重要代表,既有颜值,也有演技,同时拥有生活的沉淀,外形气质与有勇有谋的五侠高度契合。
从第一集开始,张翠山就让人眼前一亮,身为张三丰的得意门生,武当七侠里的中坚力量,随便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强烈的侠气,那是出于对技艺与侠义的信念,对师兄的敬戴与关切,对师弟的爱护,面对江湖同道,谦和自信又得体,带着一种隐隐若现的王者自风。
即便是突发意外,也是临危不乱,追击假七侠时的决断和执行力,显现了演员强大的控制力,还有在得知师兄伤情后的控制不住的悲哀,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角色有了丰富的血肉,看李东学虚怀若谷又流动着一丝青春气息的稚感,不得不佩服他对角色的理解真的到位。
在认识殷素素之前的张翠山,顺风顺水,名门正派,武功高绝,行侠仗义,声名远播,几乎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地步。就像剧中演的那样,若不是有这样的浩然正气,面对强敌无所畏惧,面对美女时又是的谦和如玉,心高气傲的殷素素也不会义无反顾的爱上他,狂妄偏激如狮王谢逊也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
在表现初期张翠山的人物魅力时,李东学没有犯上很多武侠剧喜欢符号化的通病,他演的演绎是具有多个维度空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收",虽然名扬天下,但他受张三丰的影响,行事比较内敛,例如在威胁都大锦的戏份上最为明显,即便愤恨,但说话的方式是内敛而又沉静,抑扬顿挫中又不乏韵脚和留白,自带有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体现了长年修行武功和书法的修养。
在他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一个侠者的自我修养,误闯了殷素素的小船,抱拳倒退而出,温和有礼,君子目不斜视。而在谢逊的船上,哪怕明知不敌,也不愿施以暗箭,这不是迂腐,而是风范,还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温情一缕,为救殷素素,在海水中奔游的矫健身姿,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一个有情有义的侠者形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翠山的人格是完美的,或许,他的完美也是他无法活得更长久的原因,妙笔如金庸,也只能无奈的选择宁为玉碎的结局,让整个武林在张三丰的百岁宴上联手逼死了他。
实际上,张翠山和张无忌看似有相近的人生轨迹,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张无忌一生奇遇不断,武功绝伦,然而在人生和爱情上却没有方向,到最后才知道真爱是赵敏,而他一生的迟疑、困惑,其实当年张翠山在张三丰的百岁宴上早已给出了答案,张翠山付出生命,告诉他什么是对错,什么是爱情。李东学也用自己的帅和演技,为新版《倚天屠龙记》拉开了一卷接近完美的序章,圆满完成任务。
有趣的是,李东学现在还有一部剧《面具背后》也在热播,在这部剧里,他一身分饰两角,饰演的是民国特警徐继发,在调查命案过程中,与同样由自己饰演的孪生兄弟林奕晨重逢,从而揭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扑朔迷离的家族悬案。
时而是热血正义不失小节的警探,时而是冷漠沉稳的厚黑富二代,两个泾渭鲜明的角色,被李东学演出了各自的神韵,而彼此相爱相杀的兄弟情,更是入木三分。能把精分戏码演绎到这样如鱼得水的境地,李东学的表演也不由得让人想记起《白夜追凶》,让人不由得感叹,以后检验演员能力的标准,要看能不能一个演两个了。
从深情款款的"果郡王",到现在剑胆琴心的张翠山,一人双面的"面具"兄弟,以及《绣春刀》《钢刀》《中国推销员》等一系列作品,在银幕和荧屏上打拼多年的李东学,正在悄然进入收获期,不断以精彩的表现,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