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校园体育梦——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冠军进校园活动侧记

新华社合肥5月15日电 题:点燃校园体育梦——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冠军进校园活动侧记

新华社记者周畅

许海峰分享夺得中国奥运首金的心路历程、张常宁和学生组队打排球传授小技巧、朱雪莹分享两次奥运经历鼓励学生不惧失败……

15日下午,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七中学迎来了2025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冠军进校园活动,师生们与许海峰、张常宁、朱雪莹、徐杰、蔡维燕、张亮亮、吕秀芝等优秀运动员面对面,学习运动技能、感受体育精神。

“平时训练要养成开口交流的习惯”“传球时球的位置要在脑门前上方”“打排球不要忽视腿部动作”……在与学生组队打了场排球赛后,张常宁为学生现场开启了“小讲堂”,不仅将自己在场上观察到的一些细节进行提醒,还现场回答了许多提问。

“我更希望学生们能提出疑问,如果能通过我的解答让她们有进步的话,我会非常开心。”张常宁说,她参与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学生们更有信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也希望将“女排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在运动中解压,把感受到的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的精神,带入学习和生活中。

“学习打排球三年了,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能和张常宁同场打球,手都有点颤抖。”颍上县第七中学九年级学生王雪怡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打球时,张常宁提醒了她垫球的位置有些靠后。“今天打完球,觉得自己的技术有进步,还想多打排球,一直练下去。”

和篮球运动员徐杰一起打了场球的支教志愿者孙乾政也显得有些兴奋:“能见到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甚至同场打球,太激励我了。”今年3月来到颍上县第七中学支教的孙乾政,是巢湖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四学生。“以前就想当体育教师,现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牵头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今年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在12个省(区、市)开展,从全国50余所体育类高等院校和开设体育学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选派千余名体育专业在读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为志愿者,前往140个县区8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支教,活动将持续到12月。

在颍上县第七中学副校长曾祥菊看来,支教志愿者可以为学校已有的体育教师带来新理念、新思路,让体育课更加有趣、有活力,该校体育教师也可以给这些支教志愿者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是一种“双向成长”。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为我们带来了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体坛名将走进校园,更能以榜样力量点燃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为校园体育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期待,这次活动能为学生们打开一扇体育梦想之窗,让他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