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永乐大典》点亮西方文明?民族自豪感不是这么来的

“西方伪史论”不是不能谈,更何况最早提出这种质疑的是西方人自己,而且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是,如果出于意识形态目的一定要证明西方历史是假的,认为如果不这样做,西方就会用他们的“假历史”来分裂我们中国,这就荒诞了。从这样的目的出发,不偏离实事求是才怪。

老胡之前看过一些“西方伪史论”的论述,尤其是认为亚里士多德流传下300万字的著作不可信,说当时没有足够的羊皮纸和莎草纸供他用,我觉得有些道理。至于是后世把一些著述都往一个原本真实存在的伟大学者身上安,还是亚里士多德这个人物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完全是编出来的,这当中有区别,老胡是没有能力进行分辨论证的,它或许会是个千古之谜。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著名画作。该画打破了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汇聚一堂,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西方伪史论”最著名的论点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托古改制”,导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真假难辨”。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著名画作。该画打破了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汇聚一堂,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西方伪史论”最著名的论点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托古改制”,导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真假难辨”。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无论如何,否认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与证明整个西方历史都是伪造的,是两回事,后一个否定是对主流历史认知的整体颠覆。客观说,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学者没有能力做这样的颠覆,即使个别在西方受了教育并有过一段时间工作经历的中国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要证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统统是伪造的,只能由西方学界通过大规模的集体努力才有可能得出可信的结果。一两个人即使产生了疑窦,发出了有说服力的质疑,应当说也都是针对具体目标,不足以形成宏观的“西方伪史论”。

值得指出的是,在西方,无论是“古埃及伪史论”,还是“古希腊伪史论”“古罗马伪史论”,都在主流学界不占一席之地。它们属于零星的著述,引发了好奇和短暂的讨论,并没有形成学术的延续性和真正的影响力。

▲17世纪法国学者让·哈杜安质疑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一书被认为是“西方伪史论”的最早提出者,俄罗斯数学家阿纳托利·福缅科出版的《新编年史》也提出了“伪史”论点。但都没有形成足够多的认可。

▲17世纪法国学者让·哈杜安质疑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一书被认为是“西方伪史论”的最早提出者,俄罗斯数学家阿纳托利·福缅科出版的《新编年史》也提出了“伪史”论点。但都没有形成足够多的认可。

反过来说,西方学界、尤其是个别西方学者也没有能力单独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系统的否定,在世界上主导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最终肯定是中国学界。

老胡要再强调,我不反对有人研究“西方伪史”,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反对的是有人给这种做法加上“政治正确”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旗号,反对一些人对专业领域学者不加入这种质疑的立场批评。我想说,中国完全没有用证明“西方伪史”来凝聚中国社会、增强国人自信的政治需求,参与“西方伪史”造势的人都是自发的,尽管其中一些人有明显意识形态倾向,但这种倾向与国家意识形态无关。

▲社交平台上话题词#永乐大典#下的讨论内容达数千万之多,与之相关的#西方伪史#等话题也热度很高,在这些话题之下,有很多“工业革命全靠抄袭永乐大典”“西方科技史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后世杜撰希腊罗马史”“永乐大典引爆西方文明”之类的论述。

▲社交平台上话题词#永乐大典#下的讨论内容达数千万之多,与之相关的#西方伪史#等话题也热度很高,在这些话题之下,有很多“工业革命全靠抄袭永乐大典”“西方科技史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后世杜撰希腊罗马史”“永乐大典引爆西方文明”之类的论述。

老胡还是主张历史研究应当尽最大可能去政治化,当然了,完全做到这一点不现实,但是公然主张用意识形态主导历史研究,给某种历史观点打上“爱国”或“不爱国”的标签,应当坚决反对。像互联网上出现“西方文明是从《永乐大典》抄来的”,而且挺有市场,它显然是一种不够严肃的网上消费,一些网友喜欢那样说着痛快痛快,有其网上逻辑,但是我相信严肃的学者会与那样的断言保持距离。希望网上的大V也不要为那样的所谓“民族文化自信”推波助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