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物智联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论坛期间,我独家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陈文玲,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及其对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出海零距离》是凤凰网财经倾力推出的中国首档聚焦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深度对话节目,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出海品牌IP”。节目以“零距离”为核心精神,打破地理与信息壁垒,通过对话全球政商领袖、前沿智库及出海企业先锋。助力中国企业一站式出海,聚焦中国企业出海核心命题,搭建政企学研高端对话平台,为中国企业跨越山海,赢在全球。
刘美希:特朗普上台后出台了许多政策,包括税收调整和与全球的贸易摩擦。您认为这些政策真的会导致美国制造业回流吗?美国经济的前景如何?
陈文玲:制造业回流是美国近几届总统的共同目标,具有连续性。特朗普通过三个方面可能加速制造业回流:首先,他紧抓科技头部企业,如特斯拉的马斯克和苹果的库克,试图通过政策引导这些企业将产能迁回美国。其次,他对外加征关税,对内减税,试图创造政策洼地,吸引全球制造业。第三,他通过加征转口关税,堵住其他国家通过第三国出口美国的路径,迫使企业直接在美国生产。
然而,这些政策也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企业对其市场环境缺乏信心。此外,美国缺乏全产业链配套能力,数字化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优势减弱,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制造业回流的实际效果。
刘美希:经济学界如何评价美国的投资环境?是否存在普遍的不确定性?
陈文玲:美国的投资环境在保障企业权益方面基本稳定,仍是一个法治社会。但特朗普的政策已严重破坏原有规则,带来极大不确定性。这不仅是中国企业和经济学界的忧虑,也是其盟友国家的共同担忧。例如,TikTok在特朗普和拜登任内均未被强制收购,说明美国的市场规则仍有一定约束力,但规则的解构趋势令人担忧。
刘美希:在当前环境下,您是否建议企业赴美投资?
陈文玲:建议观望。特朗普的政策尚未形成稳定预期,加之其对转口关税的高压手段,企业需谨慎评估风险。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已对美国的行为表示不满,例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的“世界简易”概念,暗示国际社会可在WTO框架下重构规则,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作为一名政要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节目以聚焦全球经济热点,为观众带来前沿的财经分析与深度对话。同时,我也是世界物联网传播大使、中国绿发会公益形象大使、国际青年领袖成员,一带一路”国际品牌春晚最具影响力主持人、CWTO数贸会数字友好传播大使等多重身份,一直致力于中外民间外交交流与发展。本期专访正在凤凰网财经播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