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德国际学校:校庆如何让所有人都有获得感?

2011年,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国际学校(以下简称“艾瑞德国际学校”)在中原大地应运而生,到2021年,已走过10年风雨。为献礼10周年校庆,也为展现艾瑞德国际学校美好教育的有力表达,学校特用10本书见证教育10年路。

2018年5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李冲锋在艾瑞德国际学校进行了写作燃梦行动。之后推出了艾瑞德国际学校教师成长五件套:研、读、写、讲、种。“写”,成了其中的重要部分。

在李冲锋博士的燃梦引领下,全校所有教师开通微信公众号,写下2.5万余篇、共计2100万字教育感悟,共同席卷,互相影响。笔耕不辍的坚持背后也记录了艾瑞德国际学校教师自我成长的历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脚印。为此,学校校长李建华决定在建校10周年的那一天,给老师们实现一个“出书梦”。

李建华认为,一个单位或一个组织,必须有强大的共识力,有了共识力,才会产生了不起的自驱力。因此,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竭尽心力去坚守艾瑞德国际学校的主流价值观,通过日更不辍的文字,记录着“每一位教师都是珍贵的存在、每一位学生都是美丽的不同、每一位家长都是重要的链接”的动人故事,用一支笔不断完成自我教育和价值趋同。

献礼10周年校庆的这套丛书写出了小小2.68公顷校园里的大小事情,点滴幸福。艾瑞德国际学校如一个娃娃般从蹒跚学步走向了翩翩少年,从备受呵护走向了一张大伞。大伞之下,护佑着一批又一批瑞德学子,也成长着一批又一批瑞德老师。

孙银峰——《自然生长:这里是一所学校》

2011年春天,艾瑞德国际学校在中原大地上诞生。十载春秋,艾瑞德国际学校以“自然生长”的教育理念成长为一所全国有名的民办学校。《自然生长:这里是一所学校》是一幅全面展示艾瑞德国际学校自然生长教育的画卷,全书分为五个篇章:理念篇、管理篇、学生篇、教师篇、家长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艾瑞德国际学校的核心教育观,并把这所学校的温度与故事通过文字娓娓道来,用一个个故事向您展现一个真实而温暖的“艾瑞德”。

李建华——《时间颗粒度:一位校长的60秒》

本书收录了一位校长365天的每天60秒。每天的60秒里是师生的故事、是校园的美好。国家大事、校园新事,甚至一个孩子的一颦一笑或不经意的一个善意举动,都会成为校长60秒里的主角。校长60秒成了师生每天的念想,也树起了这位校长管理的模样。每天早晨8:36分准时的校长一分钟微课,成了管理的一个最美的切片和瞬间,成了众多校长模仿的定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校长60秒的选材标准。这样的校长60秒被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称之为“平凡而伟大的60秒”。

李建华——《善者因之:做有故事的校长》

从2018年5月3日开始,李建华开始日精进打卡,至今已有1000多天,180万字。本书是从180万字里摘取的部分内容,是源于每天教育生活的真实记录,记录了校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温馨故事,分享了超前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和管理文化。本书分为学生、教师、家长、活动、文化和生活六个篇章,尽可能多地反映校长管理学校的多维度、多视角、多侧面,让读者充分感知一所丰富的学校和一位丰富的校长。从李建华和他带领的团队身上能看到一种“把小生活融入大时代”的青春之豪气、青春之力量和青春之精神。

孙银峰、李建华、龚涛——《成长的抛物线:艾瑞德国际学校教师论文集》

本书为艾瑞德国际学校教师论文集。十年来,学校在专业化成长方面蓄力前行,尤其在“写”的成果上突飞猛进,仅2020年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河南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本书一共收录了32位教师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报刊等50多篇文章。以文化“味”,管理“行”,课程“标”,教学“力”,德育“光”,家校“桥”,新闻“窗”七个篇章展示了教师成长的模样。

刘浩然——《珍贵的存在:一张宁静而温暖的书桌》

《珍贵的存在:一张宁静而温暖的书桌》是作者踩着教育实践的泥土,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心路历程。全书共101篇文章、13万余字,梳理为六个篇章:宁静的书桌、沸腾的校园、行走的印记、蹒跚的姿态、明亮的教育、澄澈的生活。从儿童生长故事、班级管理智慧、校园经典活动、家校关系互动、教学教研案例及读书与思考等多个维度,诠释了一位语文老师十多年的成长与蜕变,深切地表达了一张宁静的书桌对孩子和老师的重要性。希望此书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带来经验的分享与成长的共识。

韩董馨——《一辈子的童心:让小孩成为“小孩:”》

《让小孩成为“小孩”》是一本和孩子们、老师们之间的故事集,是一本对教育生活的思考集,也是一本作者个人的成长集。分为“让小孩成为‘小孩’”“铸造梦工场”“时间煮理”三个篇章。从做事到故事,从方案到答案,从真爱到深爱,本书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所采撷、所梳理、所感悟坦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细品每一个故事,都能感受到当中饱含着对教育的全情投入和对儿童立场的深深热爱。作者文字通透、观点鲜明、个性可爱,无论是作为妈妈的温柔,还是面对教育问题的犀利,都是责任感的不同表达式。此书中尽是普通教育人的故事,也尽是他们的真实与明亮。

王彦月——《花的念想:幼儿园里的小美好》

3年多来,作者用文字记录并串联起幼儿园琐碎日常里的小温暖,如分享一幅画、清晨校园里的护送路、弯腰扶起被风吹倒的小黑板、熊猫胸针漂流记等;也记下老师用心守候童年童心的行动,如把一份份爱缝进小小的背包里、游泳池里推动小船向前的那双手、认真打磨每一节好课等;还书写了特定节日的庆祝助推校园里的沸腾,如童话故事节、音乐节、泼水节、百日宴、国际周、旗袍日等;以及用自我的成长陪伴孩子们的天马行空,筑起一份份幼儿园里的小幸福,如用“懒”托起老师的成长与担当,用爱与被爱畅享每一个小日常等。日日美好的堆积与封存,也堆积出了幼儿园里的美好过往。或许,这也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日常与幸福。

孙银峰、李建华、王彦月——《美丽的不同:幼儿园主题课程案例集》

自然生长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者,他们擅长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在艾瑞德国际学校,我们致力于为幼儿提供引发兴趣、促进探究、激发思考的学习氛围及环境。从主题课程出发,以一个大的主题为核心,包含几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之下又涵盖很多专题供幼儿进行探索。每个主题的学习过程打破领域界限,领域之间相互融通,以此来达到让孩子们综合、全面发展的目标。本书精选七个主题课程案例,将主题课程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幼教同人,以及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们。

陈琳——《大鱼带小鱼:老师,你别急》

《大鱼带小鱼:老师,你别急》是一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考和感悟集。本书分为“故事爬满枝头”“珍贵的我和你”“做就是答案”“教育的微观”四个篇章,共约13万字。作者善于讲故事,将自己多年教育工作中的经历、思考和感悟向读者娓娓道来,描绘出一幅教育者的自画像。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常态和丰富生活,可以看到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和教师的责任感,可以看到作者在育人工作中的成熟与投入。这些关于教育的“絮语”和背后的情怀希望可以有益于其他教育工作者。

孙银峰、杜静、李丹阳——《雏凤清声:少年观世界》

这是一本学生作品合集。全书收入了近百篇优秀的学生作品,有作文、随笔、日记、诗歌,题材丰富,主题多样,为读者展现了充满童真的优秀范文。读完这些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更加理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因由,因为少年人眼里都是满满的爱和无限快乐。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本书的小作者们,无论是行走在校园还是出行在外,都能够发现一花一草的美,对生命饱有敬畏之心。这本书是学校优秀教育理念美好的展示,也是少年作者自我的展示。

这是一段传奇的经历,终将成为同学们一生的骄傲!这是一个光辉的时刻,定能让师生在成长路上照见新的自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