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 我来了|胡小康:我的“康”是“糠”的谐音

“每到一个新环境,我的名字总是很容易被人记住,因为大家对‘小康’都很熟悉吧。”但其实,除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小康,胡小康的名字还有其他的意思。“小时候奶不够,而我又正好是属猪的,这个‘康’和‘糠’同音,在我们老家,猪吃糠,‘康’代表着有奶吃,当然,康也代表健康。”

编者按: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更多上升机会,更多保障依靠,更多成功路径以及更多表达渠道。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小康 我来了》系列报道,走进身边的“小康”故事。

胡小康(右一)的大学毕业照。

红网时刻记者 姜心玥 长沙报道

“每到一个新环境,我的名字总是很容易被人记住,因为大家对‘小康’都很熟悉吧。”但其实,除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小康,胡小康的名字还有其他的意思。“小时候奶不够,而我又正好是属猪的,这个‘康’和‘糠’同音,在我们老家,猪吃糠,‘康’代表着有奶吃,当然,康也代表健康。”

名字往往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管从哪个意义上来说,胡小康的名字,都是希望他能够生活顺遂,健健康康。

初次到县城,他触碰了外面的世界

胡小康1995年出生在湘西州龙山县桂塘镇桃子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这么多年来,他是村子里考得最好的大学生。桃子村的大学生并不多,甚至很多人都没读过高中,回忆起求学的道路,胡小康颇为感慨。

“当时在村里读小学,一年级、二年级混班,只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胡小康回忆,虽然老师年纪大了,但身体很是健朗,年纪幼小的自己总是需要抬头才能看到他,他就像巍峨的大山,伟岸、强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胡小康总是喜欢缠着老师,左边蹭蹭,右边求求,索要一些课外读物。

由于村里只开设到二年级,胡小康只能去镇上读书,此后他的成绩总是保持在年级前三,经常第一。胡小康永远感激他的班主任——向老师。小学毕业后,按照一般的求学历程,胡小康本是要在镇里读初中的,没想到向老师找上门了。向老师告诉胡小康父母,镇上的教育资源远远比不上县城里的,胡小康是一个爱读书的自律的好孩子,为了让他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应该把他送到县城里去读书。

初一开学报到,这是胡小康第一次来到县城。“报到后我就去县城里逛了一下。县城很大很大,晚上也有很漂亮的霓虹灯,我脑海里蹦出了两个词‘繁华’‘喧嚣’。”虽然随着年岁的增长,胡小康走过很多城市,见过很多人,但他仍然忘不了他第一次进县城的感受,那是一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农村,触碰到外面的世界。

胡小康并没有沉迷于繁华,相反,除了报到后逛了一次县城,他之后很少再逛过。初中三年,他每个月只回一次桃子村,一来是往返路途颠簸,二来是学习压力繁重。全年级1200人,胡小康不再是年级前三,他只能保持在前100,他并不是天才,但他愿意付出时间。

以成绩回报,他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读小学的时候,父母还在家中务农,胡小康每次放学之后,都会匆忙赶回家去帮忙。做饭、喂猪、插秧、砍柴、放牛......这些都是儿时放学后的日常。

那时候,由于家里穷,胡小康一个星期生活费不到五块钱,经常吃不起菜,只能吃米饭,有时买一瓶辣酱,和着饭就能吃两星期。一件黑色的薄棉袄能穿一整个冬天,他是家中的“老二”,由于没衣穿,他还穿过姐姐不能穿的旧衣服。

“等到我读高中,弟弟刚好上初中,高中已经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了,学杂费着实是一大笔开销,那个时候,爸爸妈妈为我和弟弟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子,他们决定外出打工。”从此,胡小康和弟弟成为留守儿童,只有在过年那几天,才能见到父母。

这时,胡小康已经单独在县城生活了三年,现在多了弟弟的陪伴,他已是满心欢喜。他和弟弟约好,谁先放学,谁就在家里做饭,两兄弟互相帮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的条件也好了许多,能吃上肉了,弟弟偶尔也能穿上新衣,就像胡小康说的,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等到中国传媒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到后,胡小康第一次去了父母所在的温州服装厂。“妈妈非常的开心,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她还摆了一大桌请她的朋友们吃饭,走在路上逢人就说,‘这是我儿子,今年高考,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呢!’。”

在那一刻,胡小康觉得,自己总算是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每一个子女,都总是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的。”

去“魔都”上海,他一直在奋斗的路上

“大学不是终点,只是踏入社会的开始。”大学四年,胡小康沉迷于图书馆,看了很多书,除了专业书籍外,还看了历史、文学等,他广泛涉猎,来者不拒。

上海,被称之为“魔都”,这里人流如潮,灯红酒绿,这里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生活节奏飞快,选择了上海,就是选择了拼搏。毕业后,胡小康去了上海,在一个律所成了一名实习律师,对于作为法律专业毕业的他,工作非常对口。但其实,这个工作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坏。

他成为了上海打拼的一员,早上顺着人流挤上地铁,花两个小时去上班,晚上又赶着人流离去,实习生活虽然很辛苦,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一直都是很平凡的一个人。”胡小康不是天才,没有超凡的能力,更没有显赫的家世,他只是千千万万奋斗者中的一个,是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90后缩影。正如他的名字“小康”一样,他努力的奋斗在奔小康的路上,而这条道路,没有尽头。

在浩如烟海的城市里,他就像一只小船,虽然渺小,却望着自己的灯塔,往那个方向,坚定不移的驶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