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耍成都|打卡新地标!东门市井开街,生动还原老成都生活

你吃过厚皮菜烧猪蹄么?见过不打麻将的茶馆吗?今日(9月28日)成都“东门市井”正式开街,在李劼人故居

你吃过厚皮菜烧猪蹄么?见过不打麻将的茶馆吗?今日(9月28日)成都“东门市井”正式开街,在李劼人故居“菱窠”旁,还原了他笔下的老成都。无论是集市广场、铺板小馆,还是老式茶铺、凉亭水榭等,都生动再现了老成都热闹的市井生活。

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参与了“东门市井”的规划建设,自己算是1%个主人,希望更多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成都市井生活。

↑东门市井

赶集、美食、坝坝茶

回味老成都的烟火味

灰墙、黛瓦、木梁……这是李劼人笔下活色生香的老成都市井生活。经过全新打造,这个与李劼人故居“菱窠”比邻而建,占地40余亩的“东门市井”,无论是大体建筑还是细节设置都凸显了老成都安逸之感,有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之势。

“茶馆一定要木桌配竹椅,铜壶配老虎灶。”袁庭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就是“市井”,“市”为集市,“井”为茶馆,“在我们四川人的生活中,都是以餐馆和茶馆为中心。这里也会成为一个真正成都老百姓休闲的地方。”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公馆建筑群、下沉集市广场、铺板小馆、老式茶铺等具有老成都街道的场景,被还原在了“东门市井”的街道区中。街区内“菜市坝”“天回镇”“邓幺姑”等出自于李劼人先生作品《死水微澜》中的名字,也勾起老成都人的回忆。东大街赶集场景的浮雕艺术墙,传统民间“十八艺”的雕塑,篾匠、打铁铺、捡瓦匠、钉马掌等曾存在于街头巷尾的民间艺人,也让人仿佛再次穿越回那段历史岁月。

老成都风味下

体验新消费模式

“老成都”是“东门市井”的文化积淀,“新消费”就是它的时代特点。以东门市井小程序为载体,在传统文化场景的基础下,共通共享互补的互联网新零售交互体验。来到街区的任意一家店,市民都能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下单街区所有的商品,实现全园区的消费。

“东门市井”的投资人刘勇表示,这里的美食业态主要以川内特色美食为主,“川菜、火锅、串串、江湖菜、小吃都在着力于特色和品牌化。深度挖掘民间美食技艺,给食客更好的味觉体验。”

在“东门市井”

感受文化韵味

说起“东门市井”,不得不提的便是故居在此的文学巨匠——李劼人。

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其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受到很多文学爱好者追捧,发表各种著译作品几百万字。

巴金先生曾说,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笔下。所以,也有“读李劼人就是读老成都的市井文化”的说法。

在“东门市井”市民也能感受到它的文化韵味,如凉亭水榭旁楹联写着“此处为菱窠墙外狮子山下/不时有茶香漫拂吉语轻来”;走进“菱窠”体验文人学者的生活艺术。

今年30岁的阚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居住在附近的市民,今天是她第二次来到“东门市井”,一次比一次喜欢来这里,“以前都是在宽窄巷子喝茶,现在就可以不用跑那么远,来这里喝茶。”

据悉,在国庆节期间,“东门市井”为市民准备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包括传统民俗活动、儿童剧、川剧折子戏、书画展、曲艺等,一系列的活动给东门市井注入更多的文化体验,让更多人感受老成都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曾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